【題目】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出現人口大規模流動的原因是( )
①國家統一安排遷移 ②農村剩余勞動力過多
③國家政策的允許 ④城鄉之間的巨大收入差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圖”,其中①②③圖均表示同一區域,且其圖幅依次減少3/4。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若②圖比例尺為1∶N,則①圖、③圖的比例尺依次為( )
A. 2∶N 1∶2N B. 1∶2N 2∶N
C. 2∶N 4∶N D. 1∶2N 1∶4N
【2】若甲乙之間的圖上距離為1.84 cm,則①圖的比例尺約為( )
A. 1∶3 000 000 B. 1∶30 000 000
C. 1∶300 000 D. 1∶30 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I’m ________ of country music. I often listen to its CDs.
A. fond B. tired C. afraid D. intereste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哪方面發展條件稍差( )
A.交通不便 B.國內的經濟腹地較小
C.農副產品供應缺乏 D.水資源不足,氣候溫暖濕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俄羅斯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俄羅斯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 B、葉尼塞河是其重要的地形區分界線
C、西伯利亞地區的地勢北高南低 D、人口集中在亞洲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前,發達國家已開始把GPS技術引入農業生產,該農業生產被稱為 ( )
A、精準農業耕作 B、粗放農業耕作 C、密集農業耕作 D、商品農業耕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地高空等高面與等壓面關系示意圖。讀后完成下列問題。
(1)A、B兩地受熱的是________,空氣________(上升或下沉)。
(2)圖中點①至點⑤,氣壓最高的是________,氣壓最低的是________。
(3)標出四個箭頭,完成圖中熱力環流。
(4)A、B兩地之間的風向是____________風。
(5)若該熱力環流發生于城區與郊區之間,則A、B中代表城區的是____________,說明判斷的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A為海洋,B為陸地,則該熱力環流出現在________(白天或夜間)。
(7)在圖中畫出近地面的等壓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The class ________ 80 students is hard to manage.
A. consisting of B. consists of C. making up of D. made u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與歐洲相比,第四紀時期北美洲冰川廣布,圖中乙半島在第四紀冰期是北美大陸三大冰川中心之一,圖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的漁場,下圖為北美洲局部區域圖。
(1)說出乙半島聚落空間分布的特點。
(2)說明第四紀冰期以來乙半島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表形態的塑造。
(3)分析甲海域漁場冬季漁業生產的不利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