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某實驗團隊在湖北省西北部山區茶園開展不同施肥(不施肥、施化肥、施有機肥三種)措施下的氮排放對照實驗。實驗以當年9月至次年8月為一個周期,施肥時間為10月和2月。下圖是實驗周期內的不同施肥措施下的氮排放量逐月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實驗統計數據表明,總體上氮排放量
A.秋季大于春季B.不施肥大于施肥
C.春季小于夏季D.有機肥小于化肥
【2】能保證茶葉增產又盡量減少環境不良影響的措施是
A.減少施肥或不施肥B.盡可能施用有機肥
C.在強降水天氣施肥D.一次施足全年肥料
【3】古語云“明前茶,貴如金”,推測其原因可能是
①陽光照射時間長,蟲害少
②陰天雨天霧天多,生長快
③茶樹積累養分足,茶芽壯
④氣溫土溫水溫低,產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1】D
【2】B
【3】D
【解析】
【1】從圖中可以看出,總體上氮排放量春季最大,秋季小于春季,春季大于夏季,AC錯誤;不施肥小于施肥,B錯誤;有機肥小于化肥,D正確;故選D。
【2】施肥有利于保證茶葉增產,有機肥氮排放量較小,可盡量減少環境不良影響,故應盡可能施用有機肥,B正確,A錯誤;在強降水天氣施肥易造成肥料的流失,C錯誤;一次施足全年肥料不利于吸收,D錯誤;故選B。
【3】中國節氣的清明:二十四節氣之第五節氣,在4月4日或5日;表示天氣晴朗溫暖,草木返青,茶樹積累養分足,茶芽壯,③正確;氣溫土溫水溫低,產量少,④正確;清明前太陽直射點剛移到北半球,太陽照射時間較少,①錯誤;陰天雨天霧天多,生長慢,②錯誤;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釋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養是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河流水系特點包括河流長度、流域面積、河流流向、支流分布等,地形是影響河流水系特點的主要因素。下圖中圖一是東北地區地形圖,圖二是嫩江流域示意圖。
(1)指出圖一中考察線路自南向北依次經歷的地形類型。
(2)簡述嫩江干流東、西兩側水系特點的差異。
(3)東北大米因質優而廣受市場歡迎,這與氣溫條件有什么關系?
(4)列舉A處商品糧基地與南方商品糧基地相比最突出的生產特點及發展農業最大的限制性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為該地的常住人口。下圖為上海市2006—2018年以來戶籍人口及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時期內,上海市( )
A.戶籍人口逐年增加B.人口容量不斷下降
C.常住人口逐年減少D.人口遷入速度趨緩
【2】圖示時期內,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快速增長B.產業轉型升級C.經濟發展滯后D.交通條件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8年10月2日12時49分在印尼松巴島地區(南緯10.53度,東經120.15度)發生5.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結合“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殼
【2】下列有關甲、乙、丙、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丙為莫霍界面B.先到達地面的是甲波
C.丁為古登堡界面D.先到達地面的是乙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以極點為中心的四幅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四圖中能正確地反映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
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
【2】下列關于圖中a、b、c、d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除c地外,其余三地自轉的線速度相同
B.如果以恒星為參照物,這四個地方轉一周所需時間為24小時
C.a、b、c、d四地角速度相同
D.圖中四地一年中僅有兩天晝夜長短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某年的二十四節氣大暑,山東青島迎來了全年氣溫最高的時節,青島各大海水浴場也來了眾多前來享受海水清涼的游客。游客進入海水浴場后發現,滸苔已先于他們占領了沙灘和淺水區,游客們只好在堆滿滸苔的沙灘和海水中尋覓清涼。滸苔是一種綠藻植物,主要生長在江河與淺海海城,繁殖速度快。下圖示意滸苔入侵青島海灘變“草場”的景觀。
分析滸苔大量繁殖于海灘給生態環境和人類活動帶來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天文輻射是指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下表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不同緯度地區所受到的天文輻射日總量(卡/平方厘米)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由表可知
A. 一年中,0°天文輻射日總量變化輻度最小
B. 一年中,90°N天文輻射日總量變化輻度最大
C. 兩分日時,全球各緯度天文輻射日總量差異較大
D. 兩至日時,全球各緯度天文輻射日總量差異較小
【2】【2】與天文輻射量多少無關的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晝長時間 C. 太陽高度 D. 天氣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我國某歷史文化名村的內部空間結構示意圖。該村傳統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墻體厚度普遍超過50cm,多數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為夏季居室,庭院內常搭建棚架并種植葡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據圖可知,該村莊( )
A.以河流為界呈對稱分布B.住宅沿公路呈帶狀分布
C.農用地環繞在住宅四周D.公共空間位于村莊中心
【2】該村莊的傳統民居特征,體現出當地( )
A.土層深厚,透水性強B.植被茂密,四季常綠
C.干燥少雨,日溫差大D.河網密布,水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大西洋與地中海曾有廣闊的水道相連。在距今800萬年前,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向北漂移與亞歐板塊發生碰撞,在大西洋與地中海相連處形成山脈,使地中海一度封閉成為一個巨大的湖泊。科學家們在地中海海底鉆探中發現和證實:距今600萬年前形成了干涸蒸發巖,地層以風沙層夾結晶鹽層構成;經數十萬年后,由于地殼下陷,形成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再次成為海洋。目前,海水表層鹽度從地中海東部沿緯線向大西洋中部逐漸降低,從而使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的表層和深層的海水產生循環運動。下圖是現今地中海。
(1)根據地中海距今600萬前的干涸蒸發巖,指出當時的自然環境特點。
(2)與地中海作為海洋相比,說明地中海湖泊時期的水量收支狀況。
(3)分析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的海水循環運動對地中海鹽度的影響。
(4)根據地中海在地質時期的演變歷史及板塊運動的趨勢,推測地中海未來的演變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