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可持續發展在農業上強調的是生態農業,在工業上強調的是清潔生產.
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是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為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
解答 解:(1)農業生產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因此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我國大力推行生態農業,以實現循環經濟.
(2)讀圖可知,該地區農業生產物質循環過程為農田中種植甘蔗,甘蔗收獲后送去軋糖,產生的副產品--蔗渣、濾泥可投入沼氣池發酵成為肥料再施到田中肥田.
(3)讀圖可知,依據圖中內容,該地區發展圖中虛框內產品生產所需的社會條件為加工技術條件、建廠投資的資金、設備;政策扶持;便利交通運輸;開拓市場等.
(4)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是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為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故選:BC.
故答案為:(1)生態破壞;污染環境;生態農業.
(2)農田中種植甘蔗,甘蔗收獲后送去軋糖,產生的副產品--蔗渣、濾泥可投入沼氣池發酵成為肥料再施到田中肥田.
(3)圖中虛框內產品生產需要加工技術條件、建廠投資的資金、設備;政策扶持;便利交通運輸;開拓市場等
(4)BC.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以“某地農業生產結構示意圖”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農業生產與可持續發展,解題的關鍵是從圖文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 B. | 河流水、冰川、地下水 | ||
C. |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 D. | 雨水、湖泊水、河流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④ | B. | ①②③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居民消費水平低 | B. | 科技發達,資源利用率高 | ||
C. | 礦產資源豐富 | D. | 位于季風氣候區,人口容量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