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某地區土地利用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區農業地域類型是:
A.種植園農業B.乳畜業
C.混合農業D.水稻種植業
【2】該農業的好處是:
A.可以少占耕地B.可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C.可以實現農產品的自給D.便于利用當地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
【答案】
【1】C
【2】B
【解析】
【1】從圖片看當地有種植業和養殖業,屬于混合農業。珠三角地區因地制宜,將甘蔗、果樹、桑蠶的生產與養魚有機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形式新穎的混合農業,C項正確。故選C。
【2】桑基魚塘挖塘養魚,在塘基面上種桑,利用桑葉養蠶,再用蠶沙喂魚,含有魚糞便的塘泥作肥料還塘基,形成一個閉合的生態鏈環。在這個食物鏈中,桑樹是生產者,蠶是一級消費者,魚是二級消費者,魚塘中的微生物則是分解者,物質在其中周而復始地循環,生生不息,廢物得到全面的利用,B項正確。該種農業模式本身是耕地利用的一種模式,不存在是否少占用耕地的問題,并且該種模式更有利于耕地利用的集約化,A項錯誤。農產品是否可以自給取決于人口與耕地數量之間的關系,和耕地的利用形式無關,C項錯誤。勞動力資源豐富是該區域發展農業的優勢,而非農業帶來的好處,D項錯誤。故選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少子化”是指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造成兒童數量減少的現象。0~14歲人口比重低于15%,標志著進入“超少子化”階段。人口老齡化是指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斷增長,且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或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或超過7%。“少子化”和“老齡化”合稱“少子老齡化”。讀2011年世界部分國家不同年齡段人口比重分布表。
完成下列小題。
【1】據表可知,“少子老齡化”比較嚴重的國家是
A.甲、丙B.甲、丁
C.乙、丙D.乙、丁
【2】乙國
A.目前為高高低模式B.與我國人口現狀相似
C.人口年齡結構合理D.面臨就學就業壓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太平洋島國——圖瓦盧的搬遷、乞力馬扎羅山冰雪融化了80%、三十年后歐洲人將可能告別阿爾卑斯山的皚皚白雪……所有這些事物的變化正在告訴我們——全球氣候變暖。
材料二:近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示意圖。
(1)近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主要人為原因有哪些?
(2)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因為二氧化碳強烈吸收 (太陽輻射或地面輻射)的緣故。
(3)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社會的危害。
(4)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我們應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20年5月以來,許多城市鼓勵發展地攤經濟。規范化管理下的地攤經濟讓生活“煙火氣”更加濃郁。下圖為某城市局部空間結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四地最適合發展夜市地攤經濟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發展地攤經濟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生產效率B.增加就業崗位
C.優化城市布局D.改善城市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表為2019年我國四大地區部分指標統計表。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區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我國四大地區中( )
A.東北地區工業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
B.西部地區處于低水平均衡發展狀態
C.中部地區的城市化水平低于東北地區
D.東部地區第一產業比重高于西部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南北分界線,而實際上并非真正的“線”,而是有一定寬度,準確地說應該叫“中國南北分界帶”,而且,東西寬度不同,如下圖所示,其南北兩側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顯著差異。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中國南北分界帶”東段較中、西段寬,是因為東部( )
A.梅雨鋒南北擺動B.夏季風勢力強
C.地形平坦開闊D.受沿岸洋流形響
【2】在分界帶中段,北側的代表性地方戲曲是( )
A.京劇B.豫劇C.秦腔D.川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8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處署”即暑熱退去,秋天將至。下圖示意處暑之日我國部分省會城市“入秋列車”的運行時間。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城市列車人秋時間早晚差異很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地勢
B.緯度位置
C.海陸位置
D.大氣環流
【2】運行圖中因“常年無夏”未被列入統計的城市是
A.長春B.海口C.太原D.拉薩
【3】據圖推斷,下列入春時間最早的城市是
A.南昌B.南京C.杭州D.鄭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輻射強度受緯度高低、大氣透明度、地形地勢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圖示意我國某地某日的太陽輻射強度日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各題。
【1】該地可能位于
A. 陰山山區 B. 長白山區
C. 橫斷山區 D. 天山山區
【2】當天的日期和天氣狀況可能是
A. 2月1日、晴天 B. 4月1日、晴天
C. 9月14日、多云 D. 12月1日、多云
【3】當地日落時刻的太陽輻射強度,理論和實測數值均大于日出,最可能的影響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氣候 D. 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地區某時刻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來自極地、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三種性質不同的氣團,在落基山以東平原地區交綏形成三個鋒:冷鋒、暖鋒和干線。
(1)用符號在圖中適當位置繪出冷鋒、暖鋒。
(2)分析圖中干線附近產生降水的原因。
(3)說明圖示區域地形對干線形成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