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以制造業為經濟支柱的美國東北部,在20世紀70-80年代由于工業急劇衰落、工廠大量倒閉、失業率增加而使閑置的設備銹跡斑斑,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銹帶”。
材料二大慶油田、長春一汽、鞍山鋼鐵……這些都曾是“共和國長子”東北的耀眼標簽,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工業和農業基地,東北曾“風光無限”。但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東北計劃經濟色彩過重、產業結構單一等因素的影響下,東北經濟近年來陷入“失速”困境。2003年時中央曾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此后十多年間,利好東北的政策不斷出臺,但東北經濟依然是困難重重。東北“振而不興”,中國如何擦亮“銹帶”地區經濟,成為當前一個急需破解的難題。東北三省的經濟問題主要呈現“三個衰退”資源性衰退、結構性衰退、體制性衰退。
20~34歲青壯年勞動力占全國比例
(1)簡析東北地區“振而不興”,成為“銹帶”地區的原因。
(2)有人說,東北振興必須要解決好人口問題,重建人口生態,優化人口結構。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3)結合所學知識,請為中國擦亮“銹帶”地區經濟獻計獻策,提出你自己的建議。
【答案】(1)東北產業結構單一,高度依賴資源型產業和重工業,現代服務業發展落后;長期高強度粗放開發,資源儲量逐步減少;“政府+自然資源+國企”的發展模式失去了競爭優勢;所有制結構單一,民營經濟力量弱小;政府職能和體制機制轉變滯后;東北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遷,人口流失嚴重。
(2)東北面臨的人口問題一是勞動年齡人口大量外流;二是生育率低,老齡化嚴重。東北經濟增長乏力造成人口問題的出現,而人口問題又對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制約作用,二者是相互影響的。所以東北要振興,必須解決好人口問題,重建人口生態,優化人口結構。
(3)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究融合;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重視出口型經濟的發展;引入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資金;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改善生活條件,減少人口大量外流。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東北地區面臨的困境、人口問題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本題的解答要善于從圖文材料中解讀出有效信息,從材料中得知,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東北計劃經濟色彩過重、產業結構單一等因素的影響下,東北經濟近年來陷入“失速”困境。東北三省的經濟問題主要呈現“三個衰退”資源性衰退、結構性衰退、體制性衰退。所以歸納出東北地區“振而不興”,成為“銹帶”地區的原因:東北地區面臨的困境與其產業結構單一、資源枯竭、發展模式老化、人口流失、政府干預等眾多因素有關。
(2)讀圖20~34歲青壯年勞動力占全國比例圖可知:東北的人口問題表現為勞動年齡人口大量外流和老齡化嚴重,這與經濟發展不景氣有關,反過來人口問題又影響到經濟的振興,二者是相互影響和制約的。所以東北振興必須要解決好人口問題,重建人口生態,優化人口結構這個觀點有一定深刻道理。
(3)本題的回答要由因導果,針對著第(1)(2)問中原因去提出我國“銹帶”地區經濟振興的相應措施。發展模式老化就要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究融合,引入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資金;產業結構單一就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重視出口型經濟的發展;政府干預上,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人口流失的問題就要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改善生活條件,減少人口大量外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大約在4 000萬年前,青藏高原開始從海底隆升。經過漫長而緩慢的抬升,現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過4 500米,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方框內①②③對應的內容分別是( )
A. 太陽輻射強、氣溫低、空氣稀薄
B. 氣溫低、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
C. 氣溫低、太陽輻射強、空氣稀薄
D. 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氣溫低
【2】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現象與青藏高原地理環境不相符的是( )
A. 地殼隆升,海拔不斷升高,氣候逐漸變得寒冷干燥
B. 高山終年積雪,冰川廣布,豐富的冰雪融水為河流提供水源
C. 土壤貧瘠,多凍土,土層深厚
D. 植被為高山草甸草原,動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域是客觀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圍和界線,有的界線明確,有的具有一定的過渡性或模糊性,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的客觀性主要表現在
A.地理差異是劃分的基礎,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
B.區域是人們按照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C.人們劃分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區域是發展變化的
【2】與圖示區域A的邊界類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區 ②政治文化區 ③熱量帶 ④干濕區 ⑤洞庭湖 ⑥常德市和益陽市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⑥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美國農業帶分布情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美國本土地形分為三大縱列帶。在落基山脈與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是________(填地形區名稱)。
(2)G 區域主要的氣候類型為_____。
(3)以下區域農業帶的名稱分別為 C_______,D_________。E 區域以種植________為主,
F 區域以種植_______為主。如果要探測美國部分地區土地利用類型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_______(填簡稱)。
(4)白居易在一首詩中寫到:“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詩中描寫的這種農作物在美國也有廣泛種植。圖中表示該農作物種植區的是(_____)
A.C 區 B.D 區 C.E 區 D.F 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土壤濕度表示一定深度土層的土壤干濕程度,又稱土壤含水量。土壤濕度的高低受農田水分平衡各個分量制約。下圖示意華北地區0-50cm深度土壤濕度季節變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華北地區3、4月份土壤濕度明顯下降的原因是
A. 冬小麥收獲,蒸發量減小B. 冬小麥收獲,蒸發量增大
C. 冬小麥返青,蒸發量減小D. 冬小麥返青,蒸發量增大
【2】關于華北地區土壤濕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深層土壤濕度整體上小于淺層
B. 12月土壤濕度明顯增加是由于農作物需水量減少
C. 1月土壤濕度沒有數字記錄可能是田間沒有種植農作物
D. 降水量大的季節土壤的濕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旅友暑期自行車騎行途經地點的手機截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各區域具有明確邊界的是( )
A. 亞熱帶地區 B. 珠江三角洲地區
C. 江南丘陵區 D. 江西省
【2】記錄旅友騎行途經地點位置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 遙感 B. 數字地球 C. 地理信息系統 D. 全球定位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展線是展長線路的縮略說法。青藏鐵路西寧一格爾木段的關角展線群曾是我國展線最密集的地方,2014年,隨著新關角隧道的通車,關角展線群被取代。下圖為關角展線群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角展線群修建的目的是( )
A. 連接更多聚落 B. 避開斷裂構造帶
C. 降低鐵路線路坡度 D. 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2】修建新關角隧道取代關角展線群的主要原因是( )
A. 展線附近環境惡化聚落消失 B. 保護自然環境減少人為破壞
C. 形成新的獨特鐵路觀賞景觀 D. 鐵路建設經濟技術水平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自1976年黃河入海口由西河口人工改道到清水溝以來,巨量的泥沙輸入,在近岸淺水區淤積出新的三角洲舌狀體,廢棄的三角洲海岸出現退縮,由于河道的遷移和水沙輸入量的變化,水下三角洲的淤、蝕經常會發生。下圖為某時段黃河水下三角洲泥沙沉積量變化圖和入海口清水溝泥沙方位圖。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下列關于黃河水下三角洲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9米水深處泥沙沉積最多B.19米水深處達到沖淤平衡
C.泥沙沉積隨著水深一直增大D.入海口處先侵蝕后沉積
【2】關于黃河三角洲的淤、蝕情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東南方以侵蝕為主B.北及西北方侵蝕為主
C.東北方淤積量約占10%D.三角洲各方向都以沉積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拉開波湖,漁業、石油資源豐富,素有聚寶盆的美譽。為開采石油,湖底遍布石油管線,50多年前人們開始將連接外海的水道拓寬、挖深,并定期清淤,以便大噸位的貨輪和油輪駛入湖區裝載石油及產品。20世紀90年代中國石油與當地政府合作,開始在馬拉開波湖投資開采石油。
(1)試分析圖示地區吸引中國石油投資開采石油的優勢條件。
(2)對于該湖區未來經濟發展,有人主張在湖區繼續開采石油,發展石化工業,也有人主張應該取締石油開采及相關產業而發展漁業。你支持哪種觀點?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