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據統計,2014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15%,人口總增長率為4.83%。
材料二 下圖為“2014年我國人口遷移城鄉結構圖”
材料三 2014年底,我國超過60歲的老年人已達2. 12億,約占總人口的10. 5%,城鄉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別為54%和45.6%,并呈不斷上升趨勢,家庭養老功能不斷弱化。
(1)據材料一,說明北京市的人口數量變化趨勢及主要原因。
(2)據材料二,說出目前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特點,這種人口遷移給遷入地帶來了哪些影響?
(3)針對材料三反映出的人口問題,你認為可以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答案】(1)不斷增長 人口的大量遷入
(2)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和集中
利:①為城市提供了廉價勞動力,②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
弊:③增加了公共設施的負擔和城市管理的難度,④增大了生態環境的壓力。
(3)①適當延遲退休年齡②完善養老保障體系③關心照顧老人,弘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④放寬計劃生育政策
【解析】(1) 根據材料一,北京市的人口總增長率為4.83%,人口數量變化趨勢是不斷增長。該地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大量遷入。
(2)根據材料二,目前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特點是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和集中。有利影響是為城市提供了廉價勞動力,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不利影響是增加了公共設施的負擔和城市管理的難度,增大了生態環境的壓力。
(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家庭養老功能減弱等問題。主要措施是適當延遲退休年齡,完善養老保障體系。關心照顧老人,弘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放寬計劃生育政策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請分析改革開放前,四季青作為北京市蔬菜生產基地的原因。
(2) 試從社會經濟條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變化促使海南島成為北京蔬菜生產基地?
(3) 海南島與山東壽光相比,蔬菜生產具有什么自然條件上的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表示人口遷移及其主要原因,組合正確的是 ( )
A. 農村人口遷往城市——經濟因素
B. 圖瓦盧舉國搬遷新西蘭——政治因素
C. 運動員參加北京奧運——社會文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近30年來,我國地下水的開采量以每年25億立方米的速度遞增,地下水的供給量已經占到了全國總供水量的20%。根據國家地下水質量標準的劃分,我國東部主要平原地區地下水可以直接飲用的僅占18.4%,經適當處理后可供飲用的占29.5%,需經專門處理后才可飲用的占52.1%。下圖是地下水與河流、湖泊、海洋的關系示意圖。
指出我國東部平原地區地下水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并說明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理興趣小組為調查本市城市規劃的狀況,走訪了市城鄉規劃局。下圖是該市規劃圖,請你運用所學知識,為其提出合理化建議。
(1)圖中自來水廠的布局是否合理,為什么?
(2)該城市道路規劃中,明顯不合理的是 ,帶來的影響是
(3)該城市準備建鋼鐵產業開發區,你認為應規劃在A、B、C、D中的哪一處?請說出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氣臭氧層( )
A. 能大量反射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所以那里氣溫較低
B. 能散射陽光中的紫外線,使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線輻射之害
C. 是大氣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場所,所以我們應該加強保護
D. 吸收大量紫外線,減少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輻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反氣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B. 氣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C. 中心氣流上升增溫 D. 過境時云量增多,常出現陰雨天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組世界區域地圖,根據所學知識完成,完成下列問題。
【1】甲區域河流航運價值較乙區域河流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甲區域河流下游地區無結冰期
B.乙區域河流流量較小
C.甲區域經濟發達,航運量大
D.甲區域地形平坦,較乙區域有較大優勢
【2】目前甲乙兩區域均大力開發的能源是
A.太陽能 B.水能 C.地熱能 D.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幅圖,回答問題。
(1)指出圖中A處漁場的名稱,并說明其形成原因。
(2)試分析圖中開普敦氣候類型及形成原因。
(3)M附近海域是世界重要航線,但自然條件惡劣,特別是冬季航行危險。分析該海域冬季航行氣象條件特別惡劣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