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東北地區根據當地多風,多雨,多坡耕地的特點,采取了一種保證作物高產的方法——免耕法。根據當地農業技術人員介紹,使用免耕法的田地,通常每年只需要讓大型機械開進田間兩次,第一次是用專門的免耕播種機,一次性完成播種和耕種等一系列操作,而且播種時不需要挖開土地,而是用“排種器”將種子精準埋進地里;第二次則是用帶有秸稈處理功能的收割機,一邊收獲作物,一邊將秸稈切斷,均勻覆蓋在土壤表面。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土地肥力得到改善。
說明東北地區實施免耕法在保護黑土方面的作用。
【答案】(當地多風、多雨、多坡地,)實施免耕法可以減少對土壤的翻動,可以減少風、雨對土壤的侵蝕,減少對土壤結構的破壞(最大程度保留土壤的原生結構),減緩有機質的分解速度,維持土壤的肥力等;秸稈覆蓋土壤表層,既可以減少風、雨對土壤的侵蝕,還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也能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改善土壤結構等。
【解析】
本題考查東北地區黑土退化的防治措施。
結合材料分析可知,傳統的耕作方式要翻動土壤,深耕播種,而東北地區多風,多雨,多坡耕地,土壤被翻動之后,很容易被風力、流水等侵蝕,導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而實施免耕法,一次性完成播種和耕種操作,不需要挖開土地,用“排種器”將種子精準埋進地里,實施這樣的免耕法減少了對土壤的翻動,可以減少風、雨對土壤的侵蝕;減少對土壤結構的破壞;減緩有機質的分解速度,保持土壤肥力等。而收割時,用帶有秸稈處理功能的收割機,一邊收獲作物,一邊將秸稈切斷,均勻覆蓋在土壤表面,因為土壤表面有秸稈覆蓋,所以,可以減少風、雨對土壤的侵蝕;還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秸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選修 6:環境保護)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作為在自然生態濕地中的公共建筑,外觀造型應該與自然環境相契合,順應基地的地形地貌,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肌理。盤錦紅海灘濕地公園的“候烏之家”建筑設計旨在為游人和.鳥類保護者提供一個觀鳥、研究、展示、休息,以及鳥類臨時棲息的場所。該設計借用建筑將人與鳥類在空間占有上的“角色互換”策略,即所謂的“籠中觀鳥”的理念。建筑將壓縮混凝土柱作為基礎架空于海灘之上,以原生質的木材為主要建材,除必要的開窗外,各個建筑墻面盡量減少玻璃等透明質材料的使用。
分析盤錦紅海灘濕地公園的“候鳥之家”建筑設計所體現的環保理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大力推進“再工業化”戰略,一些制造業陸續從我國和其他國家回遷本國,制造業出現“回巢”現象。下表是近幾年美國制造業“回巢”的三個案例。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公司 | 案例 | 行業 |
谷歌 | 決定在美國而非中國生產家庭娛樂產品 | 電子 |
通用 | 在美國紐約和肯塔基州建立工廠,生產精密電池 | 電子 |
福特 | 把在中國部分零部件和整車生產轉移至美國 | 汽車 |
【1】發達國家推進“再工業化”戰略的主要優勢是
A.基礎設施完備B.土地資源豐富
C.消費市場廣D.技術水平高
【2】針對發達國家制造業的“回巢”,我國可采取的應對策略有
①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②減少科技投入和人工成本
③大力發展金融等服務業
④培育品牌,開拓國內外市場
A.②④B.①④
C.①②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10月14日至18日,國際區域氣候大會在北京舉辦,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就“全球升溫1.5℃”做了特別報告,全球升溫可能導致的現象有( )
①極端氣候事件概率增加 ②高緯度地區農業產量減少
③北半球的高山雪線上升 ④中緯度內陸地區降水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中國13.67億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數為1.37億人,占比10.1%。預計到2030年,65歲及以上老人比例將達到16.2%。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對此,可采取的措施是
A.調整產業結構B.調整生育政策
C.鼓勵提前退休D.平衡男女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選修6——環境保護]
太平洋山脊國家步道(PCT),沿著美國西部的喀斯喀特山脈和內華達山脈最高的山脊延伸,北起美加邊境,南至美墨邊境,沿途經過25個國家森林公園和7個國家公園。美國制定了“無痕山林”法,規定徒步運動應沿著現有的步道行走,什么也不帶來、什么也不帶走,裝滿你的相機存儲卡而不是你的背包。
簡述美國建立國家風景步道并頒布“無痕山林”法的生態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它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的,都將面臨處罰。上海之后,“垃圾分類”政策也即將席卷全國。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試說出目前我國實施垃圾分類回收所面臨的困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伊薩河發源于阿爾卑斯山脈,流經德國慕尼黑,向北注入多瑙河。河床有著大面積的鵝卵石島嶼、石灘,常年受洪水威脅,河床不斷變道。19世紀中葉,慕尼黑河段被截彎取直,修建了堤壩、防洪墻、攔河壩以及運河等,使得伊薩河水位持續下降,直接導致了慕尼黑地區航運的衰落。到了20世紀,慕尼黑市內的河段更像是一條被硬質化的水渠,不斷增高的河堤和兩側陡峭的水泥堤防,使伊薩河變得難以親近。21世紀,德國組建了“伊薩河計劃”項目團隊,鑿開水泥加固的梯形河道,挖去、鏟平前灘堤壩,建造了跨河的緩坡……采取了一系列河床去硬質化措施。改造過的前灘和河岸不僅提高了人們親近河流的可達性,而且為洪水制造了一個寬闊的排水截面,使河流自身塑造能力得到了恢復。
簡述伊薩河“去硬質化措施”的生態環境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