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日本鳥取沙丘東西長約16千米,南北寬約2.4千米,實現了人們領略沙漠風情的愿望。沙丘降水較多,適合草木生長。當地政府為了保護該“沙漠”下了很大氣力。
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導致鳥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動力因素可能是 ( )
A. 盛行西風B. 冬季風C. 夏季風D. 東北信風
【2】鳥取沙丘按照地域分異規律屬于( )
A. 地方性分異B. 緯度地域分異
C. 干濕度地域分異D. 垂直地域分異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崇明島位于長江入?,是我國第三大島,也是一個不斷增長的沙島。讀“崇明島東灘成陸線和大堤隨時間變化圖”,回答下列各題。
【1】根據多條大堤的變化,推測1964~1976年期間
A. 長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 長江入海年徑流量減少
C. 長江流域植被覆蓋率降低
D. 長江沿岸農業灌溉面積減少
【2】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就幾乎沒有再進行造堤工程,沒有再建新大堤的主要原因是
A. 長江的沉積作用增強
B. 長江的沉積作用減弱
C. 海水對崇明島的侵蝕增強
D. 海水對崇明島的侵蝕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有關產業轉移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進入新世紀以來,日本等國家的一些企業將自己的制造業轉移到中國內地。珠三角區域也有數千家企業外遷,其中一批產業轉移到中西部區域。
(1)據圖概括產業轉移在空間上呈現的大致規律。
(2)“珠三角”區域、“長三角”區域和環渤海區域發展迅速。相比其他地區,“珠三角”區域發展的突出的區域位置優勢在哪里?
(3)分析“珠三角”區域產業遷出的主要原因和遷出產業的主要特點。
(4)京津產業轉移的首選地應是環渤海區域中的哪一個?說明理由。
(5)評價中西部地區接受遷入產業而帶來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7-2016年間,中國有84座城市出現了“收編”(下圖為部分城市)。這些城市都經歷了連續3年或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減少,東北地區的黑點已經連成了帶狀。有專家認為收編是整個國家城市化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壞事,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東北地區收縮城市連成帶狀的原因是
①產業結構單②開發時間較晚③較高的城鎮化率④經濟面臨轉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應對東北地區城市收縮現象,下列措施最適宜的是
A. 在城市周圍建立衛星城,分散城市職能
B. 優先發展制造業,大力增加勞動就業崗位
C. 規劃大量城建項目,建設眾多公共設施吸引人口遷入
D. 更新改造閑置廢棄地為城市綠地,注重城市內涵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揭示中國人口老齡化空間分布的總體格局及特定方向的變化池勢。人付磐齡化系數與人口老齡化程度正相關。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2000-201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空間分布變化的趨勢是
A. 整體升高,東西差異擴大 B. 西北升高,東部降幅小
C. 西北升高,東西差異縮小 D. 整體升高,東部升幅小
【2】2000—2010年,東北地區老齡化程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放開二胎 B. 人口遷入 C. 城市化水平提高 D. 出生率持續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海固地區,是位于黃土丘陵區的七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1996年,福建和寧夏啟動對口扶貧協作,西海固地區4.4萬的貧困人口搬遷至寧夏北部鄉鎮。為紀念閩寧合作,這座生態移民鄉鎮被命名為閩寧鎮(如圖)。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與閩寧鎮相比,西海固地區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不包括
A. 氣候干旱 B. 地形復雜 C. 水土流失嚴重 D. 水源不足
【2】下列經濟活動能夠體現閩寧區域協作的有
①福建利用僑鄉優勢為寧夏招商引資②寧夏利用勞動力優勢向福建輸出勞務
③寧夏利用福建港口優勢向海外輸出特色農產品④福建投資者在寧夏經營輕紡工廠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非洲區域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溫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某區域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溫線圖
A. 影響①地區年平均等溫線彎曲的因素是地形 B. 影響①地區年平均等溫線彎曲的因素是洋流
C. 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太陽能最豐富的是③ D. 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太陽能最豐富的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地形剖面及相關氣候資料圖。
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②③三條曲線分別代表( )
A. 年降水量、7 月均溫、1 月均溫 B. 年降水量、1 月均溫、7 月均溫
C. 7 月均溫、1 月均溫、年降水量 D. 7 月均溫、年降水量、1 月均溫
【2】有關該區域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乙地地質條件復雜,地質災害多發 B. 甲地氣候濕潤,地表水豐富
C. 乙地喀斯特地貌廣布,多石林、溶洞 D. 甲地地勢高,生物種類較少
【3】由圖中信息可知該區域經濟發展合理的是( )
A. 甲地利用獨特自然風光和多種民族風情發展旅游,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B. 乙地利用水能優勢與石油資源建立能源基地
C. 甲地充分利用優越的氣候資源優勢建立商品糧基地
D. 乙地擴大耕地面積,修建梯田,增加糧食產量,緩解人多地少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