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下列區域特征與對應的主要形成原因連線,正確的是 ( )
A.海南島全部屬于熱帶——緯度位置 B.廬山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海陸位置
C.吐魯番盆地夏季最熱——地面狀況 D.青藏高原夏季氣溫最低——大氣環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充分認識區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保護生態,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圖甲為我國某區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圖甲
圖乙
(1)歸納圖示區域年降水量分布規律。判斷A地與B地年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簡述C地農業生產的特點,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條件。
(3)C地某校社會實踐活動小組對農村秸稈的利用方式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如圖乙。
請你從發展生態農業的角度,評價該地區的秸稈利用是否合理,并闡述理由。
(4)D地是我國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請依據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結合下圖,描述該地荒漠化的演變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充分認識區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保護生態,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圖甲為我國某區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歸納圖示區域年降水量分布規律。判斷A地與B地年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簡述C地農業生產的特點,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條件。
(3)C地某校社會實踐活動小組對農村秸稈的利用方式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如圖乙。
請你從發展生態農業的角度,評價該地區的秸稈利用是否合理,并闡述理由。
(4)D地是我國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請依據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結合下圖,描述該地荒漠化的演變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充分認識區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保護生態,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要求。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歸納圖示區域年降水量分布規律。判斷A地與B地年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述C地糧食生產的特點,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地某校社會實踐活動小組對農村秸稈的利用方式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如圖所示:
請你從發展生態農業的角度,評價該地區的秸稈利用是否合理,并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地是我國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請依據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結合下圖,描述該地荒漠化的演變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福建省高三下學期(5月)高考三輪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徑流系數,是指某一時期的徑流量(毫米)與這一時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個地區降水量有多少變成徑流補給河流,有多少被蒸發或下滲。下圖為我國某區域1月和7月的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圖示區域等值線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A處氣溫年較差不超過22℃
B.B處冬季氣溫比同緯度高,是由于海拔高氣溫低
C.C處等溫線大致東北—西南走向,主要是受海陸因素作用的結果
D.1月的等溫線比7月密集,主要是受海陸因素的影響
2.調查發現圖中的A處徑流系數有增大的趨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A處徑流系數增大,下滲也增大
②A處近些年來,森林植被被破壞,對水源涵養有減弱趨勢,不穩定徑流增大
③A處徑流系數增大,對河流補給變得不夠穩定,水位季節變化增大
④A處徑流系數增大,使當地氣候將變得更加濕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寧夏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充分認識區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保護生態,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圖甲為我國某區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圖甲
圖乙
(1)歸納圖示區域年降水量分布規律。判斷A地與B地年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簡述C地農業生產的特點,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條件。
(3)C地某校社會實踐活動小組對農村秸稈的利用方式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如圖乙。
請你從發展生態農業的角度,評價該地區的秸稈利用是否合理,并闡述理由。
(4)D地是我國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請依據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結合下圖,描述該地荒漠化的演變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