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舉措中,符合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是( )?
①營造上海外環線綠化帶 ②實行垃圾分類收集
③消除蘇州河黑臭現象 ④建立現代化農業園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自然災害是指由于自然異常變化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資源破壞等現象或一系列事件。據此完成(1)—(3)題。
(1)自然災害的誘因是( )
A.自然異變 B.地球表層 C.人員傷亡 D.自然現象
(2)承受自然災害的客體是( )
A.自然異常變化
B.受到損害的人、財產、資源
C.自然災害本身
D.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水圈
(3)下列現象或事件中,屬于自然災害的是( )
①酸雨危害生物體
②喜馬拉雅山無人區的雪崩
③唐山大地震
④印度洋地震海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國家城市化水平與人均GDP(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得出)水平統計圖”,完成下題。?
圖中反映的城市化與人均GDP的關系是( )?
A.不同發展階段,城市化水平與人均GDP水平相互影響的程度不同?
B.某階段人均GDP水平與城市化水平呈負相關?
C.城市化發展是提高人均GDP的主要動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發展速度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關于由各種人類或自然原因造成的土壤次生鹽漬化問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河西走廊地區大量的引黃河水灌溉
B.黃淮海平原地區基本農田區大面積地推廣噴灌技術
C.火山噴發導致空氣的懸浮顆粒物增多
D.氣候異常進一步加劇了全國各地降水的不均衡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在進行流域綜合開發和利用的時候我們一般把哪一些方面的工作作為流域開發的核心( )
A.流域內各類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
B.河流的利用與治理
C.流域內的城鎮化建設
D.流域內的人口數量的控制和人口素質的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關于氣候的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世界氣候變化經歷的階段一般是冷暖交替的
B.每一次全球的氣候變化往往會導致生物的變化,有的生物不能適應新的變化下的氣候很可能會滅絕
C.在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過程中,溫暖期比較短,寒冷期比較長
D.近5000年來,全球氣候出現了兩次比較大的波動,對地球影響比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