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2000年至2010年中國人口增長幅度圖,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根據圖示信息判斷我國各省份中,屬于高速增長的省份是
A. 川、陜、藏、青 B. 臺、滬、京、渝
C. 甘、鄂、渝、川 D. 藏、寧、浙、粵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低速增長省份均屬于東部沿海地區
B. 人口負增長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
C. 人口的負增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地就業壓力
D. 人口高速增長省份均屬于經濟發達地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_______。
(2)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稱。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八大行星共同的運動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遠日行星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國和美國的部分地區,陰影部分為玉米帶。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我國東北玉米帶和美國玉米帶所共同具備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 熱量豐富,生長期長 B. 人口稀少
C. 夏季降水豐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D. 地勢平坦
【2】中美兩國玉米帶所共有的社會經濟因素是
A. 勞動力充足 B. 機械化程度高 C. 市場廣大 D. 復種指數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 雨燕是北京的夏候鳥,科研人員為北京雨燕裝上光敏定位儀,根據定位儀所獲取的數據,繪制了2014~2015北京雨燕遷徙線路圖。
(1)雨燕從北京到甲地遷徙線路的自然帶更替體現了_________分異規律,該分異規律形成的基礎是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光敏定位儀得到的數據誤差最大的可能在_________地,乙地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為_________。
(3)A為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______運河。當雨燕從甲地飛至乙地時,索馬里半島附近海域盛行_________風(填風向),流經的洋流為_________流(填洋流性質)。
(4)北京雨燕飛回北京時,華北地區在_________(填天氣系統)影響下形成沙塵天氣,簡述沙塵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魯爾工業區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魯爾區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中不正確的是
A. 豐富的煤炭資源 B. 廣闊的市場
C. 豐富的鐵礦資源 D. 豐富的水源及便利的水運
【2】有關魯爾區實施可持續發展策略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調整產業結構,改造傳統產業 B. 重視完善環境保護,營造綠色空間
C. 普遍縮減煤、鐵企業的規模 D. 改善投資環境,鼓勵新興產業遷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等流時線是指流域內徑流能同時到達流域出口的所有地點的連線。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圖上可做出許多條匯流時間的等值線,使得在同條等值線上的水質點能在該匯流時間同時集中到流域出口,這就是等流時線圖。(如下圖所示,圖中數值為相對值)
據圖分析,下列結論可以確定的是
A. 圖示流域內,a、b等流時線之間植被覆蓋率最高
B. 干流甲、乙、丙三河段河床中乙河河床底沉積物顆粒最小
C. 等流時線越密,可能坡度越大
D. 等時線越稀,徑流流速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梯田是將荒山、荒坡建設成臺階式的梯田,用于工業生產的新型土地開發利用模式。其中工業臺地型梯田是以改造低緩山地,“推平建設”為主,而生態嵌入型梯田是因循原始地形地勢,將工業廠房區隱于山林。近年來,貴州省仁懷市開始大力推廣生態嵌入型工業梯田。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仁懷市大力發展工業梯田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密度大 B. 丘陵山地少 C. 工業用地少 D. 山區水源足
【2】工業合地型梯田對河流產生的影響是
A. 汛期變短 B. 含沙量增大 C. 徑流量增大 D. 改善了水質
【3】與工業臺地型梯田相比,生態嵌入型梯田的優點有
①場地建設投入少 ②企業集聚效應顯著
③交通運輸更便捷 ④對原生環境破壞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圖所示為雅魯藏布江某段(自西南向東北)夏季分布狀況,該段河流所在的河谷年降雨量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風。
(1)說出PQ、PR兩段河谷地形的差異,并指出產生差異的因素。
(2)分析甲地沙丘形成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