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生活用能的有效辦法是( )
①大力推廣生活用煤
②進行爐灶的技術革新
③營造速生薪炭林
④全部實現煤氣化
⑤大力開發地熱、太陽能、沼氣等新能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①大力推廣生活用煤
②進行爐灶的技術革新
③營造速生薪炭林
④全部實現煤氣化
⑤大力開發地熱、太陽能、沼氣等新能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當前,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三農”問題是我國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我國農業發展特點,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方向主要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村就業結構和農業區域結構,讀圖回答:
1.根據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現狀,今后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應提高 業的比重,降低 業的比重。在種植業發展中,應保證 的種植面積和產量。
2.調整農村就業結構,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的主要措施是 (多項選擇)
A.將勞動力從種植業向林、牧、漁業轉移
B.積極發展農副產品加工、運輸和銷售等第二、第三產業
C.加快城市化進程,將農業人口轉移到城市,以非農就業促進農民增收
D.將東部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向西部牧區遷移
3.在不同規模城市中, 城市是聯結廣大鄉村的橋梁。當一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給城市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是 。
4.根據世界農業生產地域分類,圖中①所在地區為 業;②所在地區為 農業;③所在地區為 農業;④所在地區為 農業。這表明農業生產具有鮮明的 性,因此不同地區應當依據 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特點,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
5.下列措施中,屬于因地制宜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是 (多項選擇)
A.內蒙古高原退耕還草
B.華北平原推廣水稻種植
C.建設長江中上游和沿海防護林
D.依靠科技優勢,在上海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E.在黃土高原上全面建造梯田,發展糧食生產
F.在新疆、甘肅河西走廊的綠洲上建設糧棉生產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要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材料三 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調整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推進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是我國政府在2007年的主要任務之一。而在廣大農村地區推廣沼氣的使用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材料四 沼氣利用示意圖。
(3)讀圖分析沼氣生產的用途和效益。
(4)除上圖中沼氣原料外,還有其他的生產廢棄物可以作為沼氣原料。請你選擇四種生產或消費活動并填寫在下列方框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當前,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三農”問題是我國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我國農業發展特點,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方向,主要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村就業結構和農業區域結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一:2000年中國農業產業結構
圖二:中國部分地區農業生產地域類型
(1)根據我國農業結構現狀,今后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應提高________業的比重、降低________業的比重。在種植業發展中,應保證________的種植面積和產量。
(2)調整農村就業結構,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的主要措施是(多項選擇)
A.將勞動力從種植業向林、牧、漁業轉移
B.積極發展農副產品加工、運輸和銷售等第二、第三產業
C.加快城市化進程,將農業人口轉移到城市,以非農就業促進農民增收
D.將東部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向西部牧區遷移
(3)在不同規模城市中,________城市是聯結廣大鄉村的橋梁。當一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給城市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據世界農業生產地域分類,圖中①所在地區為________業;②所在地區為________農業;③所在地區為________農業;④所在地區為________農業。這表明農業生產具有鮮明的________性,因此不同地區應當依據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特點,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
(5)下列措施中,屬于因地制宜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是(多項選擇)( )
A.內蒙古高原退耕還草
B.華北平原推廣水稻種植
C.建設長江中上游和沿海防護林帶
D.依靠科技優勢,在上海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E.在黃土高原上全面建造梯田,發展糧食生產
F.在新疆、甘肅河西走廊的綠洲上建設糧棉生產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