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到溫哥華島環島旅游的游客,發現該島東側海岸城鎮較多,其中維多利亞是該區域最古老的城市;島嶼西側海岸有許多高大的喬木,為著名的溫帶雨林(相對與熱帶雨林,氣候更加溫和),并有許多峽灣和峭壁,建有大量的省立或國家公園。據導游介紹,該島東西兩側每年都有大量的鮭魚洄游,給該島帶來了豐富的漁獲量,鮭魚肉質鮮美,營養價值極高。
(1)推測溫哥華島的地勢特征并說明理由。
(2)分析溫哥華島溫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原因。
(3)分析溫哥華島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的原因。
(4)近年來,溫哥華島的旅游業有取代傳統漁業的趨勢。請簡析出現該趨勢的理由。
【答案】
(1)中部高,東西兩側低。中部以山脈為主;河流向東西兩側注入海洋。
(2)地處西風帶,西風從海洋上帶來豐沛的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豐富;受暖流影響程度大,增溫增濕作用明顯;受海洋影響更為顯著,(與東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冬季氣溫更高。
(3)島嶼東部位于西風帶的背風坡,降水較少,晴天多,光照較為充足;靠近本土(大陸),可便捷地獲取生產生活物資補給;東部位于海灣內,開發歷史更久,交通較為便利。
(4)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和閑暇時間增多,出游意愿增強;島上旅游資源豐富;相對于內陸地區,該島景觀獨特且冬季氣溫較高;相對于傳統漁業,旅游業收益更高。
【解析】(1)讀圖可知,圖中河流基本從中間向兩側分流,說明地勢中部高,兩側低。
(2)從大氣環流看,該地位于北緯40°-60°大陸西岸,位于西風帶內;結合上題分析,島嶼中部地勢高,西側為西風帶迎風坡,降水多;從洋流看,沿岸地區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經,受暖流影響,降水多,所以溫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島嶼西側。
(3)從氣候上看,島嶼東部位于西風帶的背風坡,降水較少,晴天多,光照較為充足。從交通上看,靠近本土(大陸),可便捷地獲取生產生活物資補給,且東部位于海灣內,開發歷史久,交通較便利,所以島嶼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側。
(4)從旅游業的發展來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和閑暇時間增多,出游意愿增強。從當地發展旅游業的條件看,島上旅游資源豐富;相對于內陸地區,該島景觀獨特且冬季氣溫較高。從經濟效益看,相對于傳統漁業,旅游業收益更高。
所以答案是:(1)中部高,東西兩側低。中部以山脈為主;河流向東西兩側注入海洋。
(2)地處西風帶,西風從海洋上帶來豐沛的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豐富;受暖流影響程度大,增溫增濕作用明顯;受海洋影響更為顯著,(與東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冬季氣溫更高。
(3)島嶼東部位于西風帶的背風坡,降水較少,晴天多,光照較為充足;靠近本土(大陸),可便捷地獲取生產生活物資補給;東部位于海灣內,開發歷史更久,交通較為便利。
(4)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和閑暇時間增多,出游意愿增強;島上旅游資源豐富;相對于內陸地區,該島景觀獨特且冬季氣溫較高;相對于傳統漁業,旅游業收益更高。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陜西榆林地區“烏金(煤)遍地”,資源非常豐富。5年前開始,該地“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被人們戲稱為“黑三角”。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在資源開發初期,當地適合發展( )
A. 食品工業 B. 高耗能工業 C. 農產品加工工業 D. 高技術工業
【2】近年來,在“黑三角”教訓之后,該地區逐漸形成下圖所示的發展模式。有關該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重效益;
②該模式體現了清潔生產過程;
③該模式延長了產業鏈,加強了對當地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廣度和深度;
④該模式體現了“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過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市2011年-2015年人口變化統計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A. 甲——老年人口比例 B. 乙-出生率
C. 丙——人口自然增長率 D. 丁——死亡率
【2】據圖中信息可知,某市
A. 人口增長模式處于傳統型階段 B. 2012年以來人口總量先增加后減少
C. 人口容量受政策影響逐漸增大 D. 需要進一步健全養老保障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海域鹽度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A海域鹽度的正確判斷是
A. 距海岸越近,鹽度越低 B. 距海岸越遠,鹽度越低
C. 主要是因為A海域降水較兩側多 D. 主要是因為A海域蒸發較兩側少
【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D海域鹽度較兩側低的主要原因是受寒流的影響
B. 圖示海域為世界鹽度最高的海區
C. 圖示海域有我國最大漁場,海洋生物資源豐富
D. C海域鹽度較A海域低的主要原因是靠近赤道多雨帶,降水豐富
【3】關于E、F兩島的正確判斷是
A. 兩島東側均有利于曬鹽 B. 兩島資源都很豐富
C. 兩島西側降水較多 D. 兩島河流都沒有明顯汛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2017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為“濕地,我們的未來”。位于準噶爾盆地西部的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是國家級濕地保護區,由大型咸水湖及周圍鹽沼和草甸組成。人們以這里濕地中的湖泊或洼地為庫址,修建多個水庫,形成了一個規模巨大的濕地水庫群,近30午來因農業墾荒截水,瑪納斯河完全斷流,湖區大多已變成干涸的鹽地和鹽漠。下圖為瑪納斯河流域局部示意圖。
(1)簡述瑪納斯濕地形成的原因________。
(2)分析巨大的濕地水庫群對流域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________
(3)分析瑪納斯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________
(4)為防止該地濕地水庫群萎縮,當地應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中A地所在的區域是:
A. 上海舊城區 B. 天津塘沽區 C. 浦東新區 D. 深圳經濟特區
【2】關于圖中區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有我國最大的工業中心
B. 面對華南地區經濟的迅速崛起,該區域受到空前挑戰
C. A地的開放開發為整個區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D. 本區域有豐富的能源和水源,工業發達
【3】目前,占該區域國內生產總值一半以上的產業是:
A. 第一產業 B. 第二產業 C. 第三產業 D. 第一、第三產業之和
【4】新時期,該區域面臨的突出問題是
A. 資源、人才、環境 B. 資源、土地、環境
C. 資源、資金、人才 D. 能源、市場、勞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不少城市正在推廣公共自行車,提高人們“綠色出行,低碳生活”。公共自行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組成部分,重點解決“公交最后1公里”的問題,常在校園、地鐵路、公交站、居民區、商業區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設置站點。圖8為杭州某站點公共自行車日租還情況統計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公共自行車租還站點可能位于( )
A.中心服務區
B.行政區
C.居住區
D.工業區
(2)作為城市交通的組成部分,公共自行車具有的優勢是( )
A.無大氣污染,可作為居民綠色出行方式
B.體積小、不占用空間,可隨意停放
C.價格便宜,操作靈活,可取代公共汽車
D.滿足所有居民各種出行目的的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