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1+1輕巧奪冠優化訓練 高三地理 題型:013
下列有關三峽工程對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跡的影響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對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跡的影響大而不可逆轉
B.為防止重要文物屈原祠被淹,補救措施是將其遷建
C.三峽工程建成后,三峽景觀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D.“高峽出平湖”的宏偉景觀將成為世界奇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龍門3+x高考雙綜合訓練地理 題型:069
閱讀下列材料和長江水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長江三峽河段,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資源寶庫之一,最早提出修建三峽工程的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自那以后,無數的專家,學者對三峽工程傾注了極大的心血,終于在1992年4月3日全國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通過了《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于是,1993年進入施工準備階段,1994年正式開工,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計劃2003年開始通航、首期發電,2009年全部竣工,總工期16年。
三峽工程采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建設方案。壩高設計為185米,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其中防洪庫容221.5
)。電站裝機26臺,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為847億千瓦小時,通航設計為雙線5級船閘一座,可通航萬噸級船隊,垂直升船機1座,可快速通過3000噸級輪船,年單向通船能力為5000萬噸,按1993年5月底價格,工程靜態投資為900.9億元。
三峽工程位于我國內陸的腹心位置,工程建成以后,不但能帶動華中、西南以及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騰飛,而且能協調我國東西部的經濟發展,并且能有效地減輕洪水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態與環境的破壞,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區的人類生存環境,減輕洞庭湖的萎縮和泥沙淤積,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質,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蟲病的防治。
三峽電站建成后,其電力主要輸往華中、華東地區,少部分供重慶、川東地區。它能緩解華中、華東地區能源供應緊張狀況,減輕鐵路運輸壓力,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以清潔的水電替代火電,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4000~5000萬噸,少排放1億噸、
2200萬噸、CO1萬噸、氮氧化合物37萬噸,同時還可減少排放的廢水、廢渣。因此,三峽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發電、航運及養殖和供水等巨大綜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電工程。
(1)圖中A、B兩城市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長江三峽自東向西依次是指________峽、________峽________峽。
(2)三峽地區是指________,其蘊藏最豐富的兩種資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文中“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是指________。文中三峽工程“決議”的通過體現了________原則。
(4)三峽工程巨大的環境效益主要指________。
(5)如果按1993年價格每千瓦小時電能能創造工農業產值6元計算,三峽電站建成后,每年可以為增加________元的產值提供電力保證。假如將三峽電站的電能輸往1000km外的上海,如果用相同的電線,從減少輸電損耗出發,宜選用50萬伏高壓輸送,還是11萬伏高壓輸送?為什么?(要求通過計算說明)
(6)從自然區位看,三峽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_級和第________級階梯過渡地帶,從戰略區位看三峽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從交通區位看,長江三峽扼守________,它能使整個航線成為名符其實的________。
(7)有人認為:長江三峽是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三峽水庫蓄水后,原來特有的急流險灘等景觀消失,部分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被淹,有些景點雖然存在,卻將失去其從前的魅力。
但也有人認為:三峽景觀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奇峰秀色還有,峭壁陡巖尚存[如最享盛名的巫山神女峰(900米)]。三峽工程建成后,在水庫及支流上游還會形成一些新的旅游點,“高峽出平湖”的宏偉景觀將成為當代世界奇觀。
試針對以上兩種不同觀點,寫出自己的看法。
(8)長江三峽的工程建設和開發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69
讀長江流域圖和20世紀50年代、20世紀90年代長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變化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20世紀50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長江流域
某些地理要素的變化
(1)填注圖中地理事物名稱:
A__________(河流),B_________(城市),C_________(城市),D________(煤炭基地),E_________(城市)。
(2)在圖中用符號∥標出三峽水利樞紐的位置。
(3)自古以來,我國勞動人民在與旱澇災害做斗爭的過程中,修建了許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其中有秦朝開鑿的,溝通________流域和________流域的人工運河(靈渠)。目前,我國人民正在長江干流上興建三峽水利工程,三峽工程建成后,將產生哪些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98年長江流域再一次發生特大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元人民幣。但人們發現1998年長江洪水雖大,但流量并不是最大——其最大流量比1954年還少1萬多立方米/秒,然而水位卻創歷史上的最高記錄,結合所給資料分析形成這一現象的人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全面改善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我國政府正在營造____________防護林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69
讀長江流域圖和20世紀50年代、20世紀90年代長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變化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20世紀50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長江流域
某些地理要素的變化
(1)填注圖中地理事物名稱:
A__________(河流),B_________(城市),C_________(城市),D________(煤炭基地),E_________(城市)。
(2)在圖中用符號∥標出三峽水利樞紐的位置。
(3)自古以來,我國勞動人民在與旱澇災害做斗爭的過程中,修建了許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其中有秦朝開鑿的,溝通________流域和________流域的人工運河(靈渠)。目前,我國人民正在長江干流上興建三峽水利工程,三峽工程建成后,將產生哪些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98年長江流域再一次發生特大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元人民幣。但人們發現1998年長江洪水雖大,但流量并不是最大——其最大流量比1954年還少1萬多立方米/秒,然而水位卻創歷史上的最高記錄,結合所給資料分析形成這一現象的人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全面改善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我國政府正在營造____________防護林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