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美國本土部分農業帶分布圖甲和東北部工業區示意圖乙,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D為乳畜帶,該農業帶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和 。
(2)圖甲中C農業帶的主要農作物是 , A、B兩農業帶作物類型相同,但品種不同,主要影響因素是 。A、B、C農業帶同屬于 (農業地域類型)。
(3)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目前所處的區域發展階段是 ,據圖說明該區工業興起的優勢區位條件有哪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扶持寧夏發展,精準扶貧,福建以當地閩寧鎮(左圖)為示范點,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廣種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飼養畜禽、培育菌(菇),發展菌草生態農業(右圖)。目前,閩寧鎮大棚菌(菇)生產已初具規模,特別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溫高濕菌(菇)產量下降時,銷量喜人。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閩寧鎮發展菌草生態主要的生態效益有( )
①提高廢棄物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 ②使用綠色有機肥,發展綠色生產③廢棄物再利用,降低生產成本④提高植被覆蓋率,防止土地荒漠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與福建相比,夏季寧夏發展菌(菇)生產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
①緯度、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有利菌菇生長 ②臨近河流,水源較充足,有利菌菇生長③氣候更干燥,菌菇水分含量少,品質好④光照更充足,有利于菌菇生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撫養比指總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常用百分比表示。下圖表示我國1950年以來并預計到2040年的人口撫養比(%)及出生率、死亡率(‰)變化狀況。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②、③三條曲線分別表示
A. 出生率、死亡率、撫養比
B. 出生率、撫養比、死亡率
C. 撫養比、出生率、死亡率
D. 撫養比、死亡率、出生率
【2】影響2020年后人口撫養比變化的主要因素
A. 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齡化 B. 人口出生率和國內人口遷移
C. 產業政策與人口死亡率 D. 環境承載力和國際人口遷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美洲大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物種數量變化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人類到達后該地物種銳減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災害 B. 原有棲息地破壞 C. 氣候變化 D. 小行星撞擊
【2】按環境問題的性質分,物種銳減屬于
A. 生態破壞問題 B. 環境污染問題
C. 自然資源衰竭問題 D. 環境污染演化而來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畎畝法”是我國最早出現的農業耕作技術。對耕地采用“上田棄畝(壟)”;“下田棄畎(溝)”。完成下面小題。
【1】與左圖相比,右圖耕作方式中的農作物生長的優勢是是
A. 晝夜溫差大 B. 土壤水分足 C. 光照條件好 D. 風沙災害少
【2】該耕作方式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具有
A. 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B. 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C. 垂直地帶分異規律 D. 地方性分異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獨立后不久,就開始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西進運動,大量美國東部居民向西部遷移和進行開發。它是人類歷史上開啟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開發面積最大、取得成就最為顯著的區域經濟開發范例。讀美國本土農業帶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美國在西進運動后形成的“小麥王國”“棉花王國”“畜牧王國”與圖中對應正確的是
A. “小麥王國”一②、“棉花王國”一④、“畜牧王國”一①
B. “小麥王國”一③、“棉花王國”一①、“畜牧王國”一②
C. “小麥王國”一④、“棉花王國”一③、“畜牧王國”一①
D. “小麥王國”一①、“棉花王國”一④、“畜牧王國”一②
【2】西進運動
A. 制約了美國工業化的發展 B. 推動了美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C. 使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D. 阻礙了美國現代經濟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算術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總面積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可耕地面積之比。根據所學知識分析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地廣人稀”但耕地資源缺少的國家是( )
A. 加拿大 B. 美國 C. 埃及 D. 印度
【2】根據中國、印度兩國的統計數字,得出的結論為( )
A. 印度的人口壓力較中國大 B. 中國的人口壓力較印度大
C. 中國的人口壓力與印度相當 D. 中、印兩國的人口壓力都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7為“某國2017年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導致該國青壯年性別比嚴重失衡的因素是
A. 政局動蕩 B. 生育觀念
C. 產業結構 D. 自然災害
【2】該國最可能位于
A. 北美 B. 西亞 C. 西歐 D. 南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