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北半球世界洋流模式圖。回答問題。
(1)圖中c表示________(寒流還是暖流),其對沿岸的氣候的影是________。
(2)若此圖是北半球的太平洋的大洋環流模式圖,則圖中:b________洋流d________洋流。
(3)在實際的太平洋水域,能形成漁場的是________(A或B),其形成漁場的原因是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馬鞍上部的形態特征是兩頭翹,中間凹,人們把形似馬鞍的山或山丘形象地稱之為馬鞍山(如圖),在中國叫馬鞍山的大小地方很多。回答下面小題。
【1】馬鞍山按地質構造屬于: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塹 D. 地壘
【2】有關馬鞍山的表述,正確的是:
A. 主要由地殼上升運動形成 B. 適宜修建隧道
C. 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山丘 D. 為良好的儲油構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和閱讀資料,完成下面問題。
厄立特里亞氣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穩定。2007年人均國民收入僅270美元,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但糧食不能自給。農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傳統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實施噴灌、滴灌。目前我國和厄立特里亞正在開展農業方面的合作。
(1)概述厄立特里亞的地理位置特征。
(2)簡述厄立特里亞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該國可以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城市人口増長模式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上面左圖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狀況最接近右圖中的( )
A.甲點 B.乙點 C.丙點 D.丁點
【2】該城市今后應采取的發展措施是( )
A.大量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 B.完善對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工作
C.挖掘資源潛力,積極擴大生產規模 D制定鼓勵生育的政策,提高出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圖,回答下列各題。
【1】洋流形成的主要動力是
A. 盛行風的吹拂 B. 地轉偏向力 C. 天體引力 D. 陸地形狀
【2】關于甲、乙兩地附近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同為沿海地區,甲地的降水較少
B. 乙附近地勢較高,常常有地形雨形成
C. 厄爾尼諾現象源自乙海區
D. 乙地沒有寒暖流交匯,難以形成漁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瑪雅社會的農業生產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將下列選項的代號填在圖中相應的空白處。
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農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
(2)從圖中可以看出,瑪雅文明的農業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燒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這種方式在土地生產力下降后最少需要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復重新使用。
(3)從圖中還得到另一信息,在熱帶雨林地區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就不可避免地產生,這說明在熱帶雨林地區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嚴重。
(4)當前亞馬孫河流域破壞雨林主要的直接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5)國際社會和巴西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保護這一片原始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秦嶺第二高峰鰲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戶外徒步線路——鰲太線,以山水形勝而出名。但其積雪多、難度大、危險性高對戶外愛好者提出挑戰,尤其以稱為“石海” 一段的路段最難,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 下圖示意“石海”景觀與秦嶺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安全角度考慮,一年中最適合在鰲太線上徒步旅行的時期是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2】推測“石海”出現的位置在
A. 落葉闊葉林之下 B. 落葉闊葉林與針闊混交林之間
C. 針闊混交林與高山灌叢草甸之間 D. 高山灌叢草甸之上
【3】與“石海”形成過程關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 氣溫的日變化 B. 氣溫的季節變化
C. 降水的日變化 D. 降水的季節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山地東坡和西坡年降水量隨高度變化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山地可能是( )
A. 秦嶺 B. 太行山 C. 雪峰山 D. 大興安嶺
【2】下列關于該山地年降水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東坡降水量平均變化速率小于西坡 B. 東坡降水量隨高度的升高持續增加
C. 西坡降水量隨高度的升高逐漸遞減 D. 東西坡降水量800米附近差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域“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5℃的積溫”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圖中信息判斷,該區域的地勢特點是( )
A. 東高西低 B. 西北高,東南低 C. 北高南低 D. 南北高,中間低
【2】圖中①②③④四點,水熱條件最好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與①、②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最接近的是( )
A. 550km B. 600km C. 470km D. 300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