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某教師游記記載:“從海口到東方繼續驅車前行,一路的景色開始悄悄地變化:茂密的林木漸漸變得稀疏,潮濕的空氣也慢慢變得干燥……周邊平地、山坡覆蓋著低矮的灌木叢和成片的青草。”
讀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海南東、西兩側自然景觀差異顯著,造成這種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 海拔B. 熱量C. 土壤D. 水分
【2】東方景觀體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
A. 緯度地帶分異規律B. 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C. 垂直地帶分異規律D. 地方性分異規律
【答案】
【1】D
【2】D
【解析】
該題組考查自然環境的差異性。
【1】據材料可知,海南島東西兩側自然景觀差異顯著,描述中“林木逐漸稀疏、潮濕的空氣逐漸干燥”,體現的是空氣濕度的差異,這種差異產生的基礎是水分。正確答案為D。
【2】A、緯度地帶分異規律是以熱量為基礎,體現的是南北方向上的差異,東方的景觀并不能體現南北方向上的差異,A錯;
B、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是以水分為基礎,體現的是東西方向上的差異,東方的景觀并沒有體現東西方向上的差異,B錯;
C、垂直地帶分異規律是由于不同海拔的水熱條件極其組合狀況不同產生的差異,體現的是山地垂直地帶的差異,東方的景觀并沒有體現山地垂直差異,C錯。
D、地方性分異規律屬于非地帶性差異,海南緯度低,地處熱帶,較為潮濕,為熱帶季雨林,而海南東方林木稀疏、空氣干燥,屬于非地帶性分異規律,D對。
故正確答案選D。
自然環境的差異性規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總和生育率是婦女在生育年齡期間,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數,數值低于2.1為低生育水平,下圖為1980-2015年我國婦女總和生育率變化圖。
完成下列各題。
【1】1980-2015年,我國
A. 新生兒數量持續增加
B. 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
C. 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趨勢
D. 人口自然增長率由正轉負
【2】1995年以來,我國總和生育率偏低的原因有
①女性人口比重低 ②子女養育成本高
③醫療衛生條件改善 ④婦女生育觀念改變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甘德國際機場(下圖)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樞紐之一,當時幾乎所有橫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經停該機場補充燃料。如今,橫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經停此地。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導致甘德國際機場成為世界上最繁忙機場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經濟
C.位置D.人口
【2】甘德國際機場失去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區經濟發展緩慢B.橫跨北大西洋航班減少
C.飛機飛行成本降低D.飛機制造技術進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加強區際聯系,廣東省擬與周圍省區合作修建貴廣南廣和西部沿海鐵路。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決定西南地區鐵路投資修建的因素和最大限制因素分別是
A.國防需要 降水多
B.民族團結 地形崎嶇
C.經濟發展 地形起伏
D.能源運輸 地震多發
【2】有關三大西南鐵路修建的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①加強沿海與內陸聯系,帶動內陸經濟發展 ②完善我國鐵路網格局,提高交通運輸效率③緩解東西向和南北向原有鐵路的運輸壓力④促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非洲氣候分布圖”及“乞力馬扎羅山自然帶垂直分布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 非洲氣候分布圖。
材料二 乞力馬扎羅山自然帶垂直分布圖。
(1)簡述非洲自然帶的分布特點。
(2)A、B兩地緯度相差很大,但屬于同一自然帶,分析其成原因。
(3)乞力馬扎羅山垂直自然帶分布完整,雪線高度南坡低于北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述兩種現象出現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問題。
內蒙古東部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為了提高能源工業的經濟效益,內蒙古加強了能源的加工轉換,變輸煤為輸出電力和輸出焦炭。
分析內蒙古在開采煤炭的過程中,可能導致的環境問題和在開發利用煤炭的過程中應采取什么環保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康定市具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是茶馬古道重鎮、藏漢交匯中心。2018年12月31日,雅康高速全線試通車。該項目橋隧比高達82%,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國橋隧比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
據下列圖表完成下列各題。
【1】康定城市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 氣候B. 交通C. 地形D. 政策
【2】影響成都-康定段高速限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起伏B. 路面寬度C. 城市距離D. 交通流量
【3】雅康高速修建的保障條件是
A. 工業基礎B. 勞力資源C. 科學技術D. 電力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為陜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陜南地區的界山。陜西洋縣 北部的華陽古鎮,地處秦嶺南坡腹地,境內的興隆嶺一帶氣候暖濕,有“西北小江南” 的美譽。洋縣東部的黃金峽介于秦巴山地之間,屬古板塊結合部。全長約 53千米,可分為上、下兩段,河道上端淺寬,下端深窄,兩岸山林茂密。漢江水流黃金峽后由濁變清,故黃金峽有“過濾器”之稱。下圖示意洋縣及周邊地區。
(1)簡述黃金峽的形成過程。
(2)說明漢江水流黃金峽后水質變清的原因。
(3)興隆嶺一帶被譽為“西北小江南”,簡要說明秦嶺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乙、丙、丁為四個國家玉米主產區的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圖中四個玉米主產區( )
A. 甲——家庭經營,科技水平最高
B. 乙——夏季播種,全年水分充足
C. 丙——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D. 丁——地勢低平,人口密度較大
【2】【2】玉米生產對該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過度墾殖,黑土流失加劇
B. 乙——種植面積擴大,破壞當地森林植被
C. 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資源枯竭
D. 丁——培育新品種,增加物種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