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以長江中游的武漢、長沙、南昌三大城市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組合,涵蓋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下圖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略圖。
材料二 2015年4月5日,《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經國務院批復實施。這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出臺后,國家批復的首個跨區域城市群規劃。該地區被定位為我國重要的鋼鐵、汽車和裝備制造基地。
(1)長江中游城市群屬于我國三大自然分區中的區,從區域發展階段來看,當前正處于階段。
(2)圖中的丹江口水庫是我國重要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起點之一,該工程的運行對湖北省不利的社會影響是。
(3)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的實施,使得當地中心城市的服務范圍(擴大或縮小);與長三角城市群相比,長江中游城市群鋼鐵工業發展的主要優勢是、。
(4)近年來,鄱陽湖區開展了退田還湖工程,試從三次產業角度分別列舉鄱陽湖區新形勢下發展的主要方向。
【答案】
(1)東部季風,工業化
(2)南水北調,移民問題突出
(3)擴大,鐵礦資源豐富,水能豐富
(4)合理發展水產養殖業;利用水產品原料發展水產品加工業;利用湖泊發展旅游業。
【解析】(1)從圖中可以看出,長江中游城市群屬于我國三大自然分區中的東部季風區,從區域發展階段來看,當前正處于工業化階段。
(2)丹江口水庫是我國重要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南水北調的起點之一,該工程的建設對湖北省不利的社會影響是移民問題突出。
(3)2015年4月5日,《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經國務院批復實施,使得當地中心城市的服務范圍擴大,與長三角城市群相比,長江中游城市群鋼鐵工業發展的主要優勢是原料豐富、能源充足。
(4)近年來,鄱陽湖區開展了退田還湖工程,未來鄱陽湖需要合理發展水產養殖業、利用水產品原料發展水產品加工業、利用湖泊發展旅游業。
所以答案是:(1)東部季風 工業化 (2)南水北調 移民問題突出 (3)擴大 鐵礦資源豐富 水熊豐富 (4)合理發展水產養殖業;利用水產品原料發展水產品加工業;利用湖泊發展旅游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下圖為“城郊間熱力環流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①~④處,氣壓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能有效緩解上海城市“熱島效應”的措施是( )
A.提高建筑物高度
B.增加市區道路密度
C.加強城市綠化建設
D.擴大中心城區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循環農業模式物質流程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農業模式的優點是( )
①實現了廢棄物的零排放 ②農作物品種豐富,價格低廉
③優化施肥結構,保護土地 ④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此農業模式最可能位于( )
A.山東丘陵
B.塔里木盆地
C.三江平原
D.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位于黃土高原的羅玉溝流域,在1987~2010年期間年降水量變化不明顯,但是年輸沙量呈顯著下降趨勢。完成下列問題。
(1)流域中聚落規模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氣候多樣
B.河網密布
C.地形復雜
D.土質疏松
(2)下列措施能從根本上降低該流域河流輸沙量的是( )
A.加固河堤
B.河道清淤
C.陡坡開墾
D.植樹種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9月27日,世界最大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工程貫通儀式隆重舉行,大橋主體工程由橋—島—隧集群而成。完成下列各題
(1)港珠澳大橋的主要作用是( )
A.提升港澳的城市等級
B.形成新的交通樞紐
C.改變廣州的功能分區
D.加速珠三角區域融合
(2)港珠澳大橋主體以隧代橋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大橋的建設成本
B.增強大橋的通行能力
C.增加海域的通航能力
D.保護海洋的生態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部雨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雨帶在Ⅰ、Ⅲ地區的時間,可以推斷,在一般年份,雨帶推移至上海地區的時間大致是( )
A. 4~6月 B. 6~7月
C. 6~8月 D. 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Ⅰ地區,我國東部地區將可能產生災害的狀況是( )
A. 南旱北澇 B. 南北皆旱
C. 南澇北旱 D. 南北皆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甲、乙兩地區(北方、南方地區)水資源總量、土地面積、人口及耕地分布對比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甲、乙兩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代表北方地區,乙代表南方地區
B. 甲地區水資源總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發少
C. 乙地區耕地面積比重大與平原面積廣闊有關
D. 乙地區人口比甲地區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2】有關甲、乙兩地區的對比分析,正確的是( )
A. 甲地區以旱地為主
B. 乙地區的石油、煤炭資源均不如甲地區豐富
C. 甲地區能源供應充足,可以滿足工農業生產的需要
D. 乙地區需進行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來緩解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后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①②③三處水域,其中①是 ( )
A.地中海
B.波斯灣
C.黑海
D.死海
(2)圖中貫穿水域②③的陰影區域所表示地形的成因是 ( )
A.河流侵蝕作用
B.風力侵蝕作用
C.地殼斷裂凹陷
D.地殼擠壓隆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表格,完成下面小題。
(1)表格所示時期內反映出( )
A.阿根廷經濟比美國發達
B.美國城市化水平比阿根廷低
C.阿根廷出現滯后城市化現象
D.美國城市化發展速度比阿根廷慢
(2)關于美國的城市化特征,正確的是( )
A.起步晚發展快
B.出現較少衛星城市
C.城市化水平低
D.出現大都市連綿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