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圖所示,圖中表示兩列相干水波的疊加情況,實線表示波峰,虛線表示波谷,設這兩列波的振幅均為5cm,傳播中在圖示范圍內振幅不變,波速和波長均分別為1m/s和0.5m.C點是BE連線的中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C、D兩點都保持靜止不動
B.圖示時刻,A、B兩質點豎直高度差是10cm
C.圖示時刻,C點正處在平衡位置且向下運動
D.從此時刻起經0.25s,B質點通過的路程為20cm
A、E是兩列波的波峰相遇的不同加強區域內的兩個質點,它們在圖示時刻的位移是10cm,處于波峰位置.B點同樣處于波谷位置,位移為10cm,A、B之間豎直方向高度差仍為20cm.C點在BE連線中點處,與D點一樣處在不同的減弱區域內,D、C兩質點位移矢量和和速度矢量和都為零,故D、C都是處于靜止狀態.周期為0.5s,從圖示時刻算起,經0.25s,即 |
本題是滿足干涉條件的兩列波(波速、波長均相同,即頻率也均相同)在空間相遇發生干涉現象. A、B和E質點都在不同的加強區域,都是加強的,C點是BE連線的中點,可知D和C質點都在振動減弱區域內,兩列波使C、D兩質點速度總反向,位移矢量和總為零.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xFH |
tFH |
xFH |
tF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9分)(1)氣墊導軌是常用的一種實驗儀器,它是利用氣泵使帶孔的導軌與滑塊之間形成氣墊,使滑塊懸浮在導軌上,滑塊在導軌上的運動可視為沒有摩擦。我們可以用帶豎直擋板C和D的氣墊導軌和滑塊A和B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采取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天平分別測出滑塊A、B的質量mA、mB;
b.調整氣墊導軌,使導軌處于水平:
c.在A和B間放入一個被壓縮的輕質且極短的彈簧,用電動卡銷鎖定,靜止放置在氣墊導軌上;
d.用刻度尺測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離L1;
e.按下電鈕放開卡銷,同時用計時器記錄滑塊A、B從開始到分別碰撞C、D擋板時所用時間t1、t2;
①實驗中還應測量的物理量是 。
②利用上述測量的實驗數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是 。
(2)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利用重錘拖著紙帶自由下落通過打點計時器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①在實驗過程中,下列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
A.必須使用的測量儀器有:打點計時器、夭平和刻度尺
B.紙帶與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要在同一豎直線上
C.實驗中若其他條件不變且空氣阻力恒定時,選用重錘質量的大小不影響實驗的誤差
D.選用紙帶上任意可計算速度的兩點都可以用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②安裝好實驗裝置,正確進行實驗操作,從打出的紙帶中選出符合要求的紙帶,如下圖所示。圖中O點為為打點起始點,且速度為零。
選取紙帶上打出的連續點A、B、C,…,測出其中E、F、G點距打點起始點O的距離分別為h1、h2、h3,已知重錘質量為m,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為驗證此實驗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計算出從打下O點到打下F點的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_ 為能的增加量
(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③以各點到起始點的距離h為橫坐標,以各點速度的平方為縱坐標建立直角坐標系,用實驗測得的數據繪出
圖線,如圖所示。從
圖線求得重錘下落的加速度
= m/s2。(保留3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年重慶市高三10月月考(理綜)物理部分 題型:實驗題
(19分)(1)氣墊導軌是常用的一種實驗儀器,它是利用氣泵使帶孔的導軌與滑塊之間形成氣墊,使滑塊懸浮在導軌上,滑塊在導軌上的運動可視為沒有摩擦。我們可以用帶豎直擋板C和D的氣墊導軌和滑塊A和B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采取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天平分別測出滑塊A、B的質量mA、mB;
b.調整氣墊導軌,使導軌處于水平:
c.在A和B間放入一個被壓縮的輕質且極短的彈簧,用電動卡銷鎖定,靜止放置在氣墊導軌上;
d.用刻度尺測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離L1;
e.按下電鈕放開卡銷,同時用計時器記錄滑塊A、B從開始到分別碰撞C、D擋板時所用時間t1、t2;
①實驗中還應測量的物理量是 。
②利用上述測量的實驗數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是 。
(2)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利用重錘拖著紙帶自由下落通過打點計時器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①在實驗過程中,下列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
A.必須使用的測量儀器有:打點計時器、夭平和刻度尺
B.紙帶與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要在同一豎直線上
C.實驗中若其他條件不變且空氣阻力恒定時,選用重錘質量的大小不影響實驗的誤差
D.選用紙帶上任意可計算速度的兩點都可以用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②安裝好實驗裝置,正確進行實驗操作,從打出的紙帶中選出符合要求的紙帶,如下圖所示。圖中O點為為打點起始點,且速度為零。
選取紙帶上打出的連續點A、B、C,…,測出其中E、F、G點距打點起始點O的距離分別為h1、h2、h3,已知重錘質量為m,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為驗證此實驗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計算出從打下O點到打下F點的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_ 為能的增加量
(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③以各點到起始點的距離h為橫坐標,以各點速度的平方為縱坐標建立直角坐標系,用實驗測得的數據繪出
圖線,如圖所示。從
圖線求得重錘下落的加速度
=
m/s2。(保留3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氣墊導軌是常用的一種實驗儀器,它是利用氣泵使帶孔的導軌與滑塊之間形成氣墊,使滑塊懸浮在導軌上,滑塊在導軌上的運動可視為沒有摩擦。我們可以用帶豎直擋板C和D的氣墊導軌和滑塊A和B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采取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天平分別測出滑塊A、B的質量mA、mB;
b.調整氣墊導軌,使導軌處于水平:
c.在A和B間放入一個被壓縮的輕質且極短的彈簧,用電動卡銷鎖定,靜止放置在氣墊導軌上;
d.用刻度尺測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離L1;
e.按下電鈕放開卡銷,同時用計時器記錄滑塊A、B從開始到分別碰撞C、D擋板時所用時間t1、t2;
①實驗中還應測量的物理量是 。
②利用上述測量的實驗數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是 。
(2)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利用重錘拖著紙帶自由下落通過打點計時器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①在實驗過程中,下列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
A.必須使用的測量儀器有:打點計時器、夭平和刻度尺
B.紙帶與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要在同一豎直線上
C.實驗中若其他條件不變且空氣阻力恒定時,選用重錘質量的大小不影響實驗的誤差
D.選用紙帶上任意可計算速度的兩點都可以用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②安裝好實驗裝置,正確進行實驗操作,從打出的紙帶中選出符合要求的紙帶,如下圖所示。圖中O點為為打點起始點,且速度為零。
選取紙帶上打出的連續點A、B、C,…,測出其中E、F、G點距打點起始點O的距離分別為h1、h2、h3,已知重錘質量為m,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為驗證此實驗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計算出從打下O點到打下F點的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_ 為能的增加量
(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③以各點到起始點的距離h為橫坐標,以各點速度的平方為縱坐標建立直角坐標系,用實驗測得的數據繪出
圖線,如圖所示。從
圖線求得重錘下落的加速度
= m/s2。(保留3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