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道路兩側的樹上和商店門前五光十色的彩燈,扮靚了我們的城市.若取走其中一盞燈,整串燈卻會熄滅.這表明這串彩燈是____(串聯/并聯)的.但當其中一只彩燈燈絲斷裂后,其他的燈依然明亮.這是因為在這類彩燈燈絲支架下方還有一根與燈絲并聯的特殊金屬絲,如圖所示,燈絲斷裂后,金屬絲中____(有/沒有)電流.如果每只彩燈正常工作的電壓為9V,至少可以將____盞這樣的燈泡接在電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08年5月12日,四川波川發生8.0級地震.救援隊員利用各種器材展開搶險救災工作.
(1)利用如圖所示的鋼絲鉗,救援隊員把鋼筋剪斷,鋼絲鉗是________(省力/費力)杠桿.
(2)使用撬棒,救援隊員把滾落在公路上的石塊撬起,如圖所示,若救援隊員在撬棒D點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塊1,撬棒的支點是_______點;若救援隊員在撬棒D點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塊1,撬棒的支點是______點.沿上述_______方向更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兩個電路元件A和B,流過元件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甲)所示.把它們串聯在電路中,如圖(乙)所示.電源電壓4.5V。閉合開關S時電流表的示數和電路的總電阻分別是
A.0.2A 5 ΩB.0.3A 11.25Ω
C.0.4A 5ΩD.0.4A 11.2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R1是定值電阻,阻值不變,R2是滑動變阻器。當開關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電壓表V1與電流表A示數的比值變小
B.電壓表V1與電流表A示數的比值不變
C.電壓表V2與電壓V1示數的比值變大
D.電壓表V1示數的增加量與電流表A示數的減少量的比值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家用電吹風主要由帶扇葉的電動機和電熱絲組成,為了保證電吹風的安全使用。要求:電吹風不工作時,電熱絲不能發熱;電熱絲不發熱時,電動機仍能工作。下列電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路,電阻R1標有“6Ω lA”,R2標有“3Ω 1.2A”,電流表A1、A2的量程均為0~3A,電壓表量程0~15V,在a、b間接人電壓可調的直流電源.閉合開關s后,為保證R1、R2均不損壞,則允許加的電源電壓和通過電流表A1的電流不得超過( )
A. 9V 1A B. 3.6V 1.8A C. 9.6V lA D. 3.6V 0.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數據中,更接近實際的是
A.將掉在地上的物理教材撿起來放回課桌上,所做的功約為200J
B.一杯開水冷卻到可喝大約放出420J的熱量
C.普通初三中學生正常走上樓時,克服自己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約為100W
D.白熾燈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大約為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所示電路,V1、V2是兩只相同的電壓表.當閉合開關后.燈泡L1和L2都發光,這時兩只電壓表的指針偏轉角度相同,均為圖(b)所示,指針剛好對準刻度線位置.則:
(1)求L1和L2兩端的電壓;
(2)若將L1和L2改接為圖(c)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后燈泡L1和L2都發光,此時電流表A2的示數為1.5A,電流表A1的示數為1.2A,求此時通過L2的電流和L2兩端的電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名稱:探究并聯電路中電流的關系,電路圖如圖所示.
(1)實驗步驟如下:
①把兩個小燈泡L1和L2并聯起來接到電源上,使燈泡發光,在連接時開關應該_____.
②小薇先將電流表接在圖所示A處,閉合開關后,觀察到燈L2發光,但燈L1不發光,電流表的示數為零,電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
③排除故障后,用電流表分別測出A、B、C三處電流,讀出這三次測量中每次電流表示數,并記入表格中.
④在不改變電源及電路連接的基礎上,還應當_____,重做上述實驗.這一步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
⑤下表是某同學設計該實驗的記錄表格,該表格中存在什么缺陷?_____
測量次序 | A處的電流IA | B處的電流IB | C處的電流IC |
1 | 0.10 | 0.12 | 0.22 |
2 | 0.20 | 0.24 | 0.44 |
3 | 0.25 | 0.30 | 0.55 |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并聯電路干路中的電流等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