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在學習“運動和力的關系”時,我們曾追隨著物理學家的足跡,設計過這樣的“斜面”實驗:
(1)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 (選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 釋放,是為了使小車在滑到底端時具有相同的速度。
(2)改變圖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較小車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離,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車運動速度減小得越 。
(3)進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 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探究的過程一般要經歷“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等環節.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麗同學提出了三個猜想: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
為了驗證三個猜想,小麗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在實驗中,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測力計示數,小麗應該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 運動.
(2)由圖 和圖 兩個實驗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3)由圖甲和圖丙兩個實驗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其中圖丙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讀數為 N.
(4)為了驗證猜想3是否正確,小麗同學用圖甲裝置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記錄如表.
實驗次數 | 木塊運動速度(m/s) | 彈簧測力計示數(N) |
1 | 0.05 | 1.5 |
2 | 0.10 | 1.5 |
3 | 0.15 | 1.5 |
由實驗記錄可知,猜想3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5)在實驗探究中,小麗同學應用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是 .
A.類比法 B.控制變量法 C.推理法 D.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位同學騎自行車,其運動情況如下,運動最快的則是( )
A.甲車速度是1.5km/h B.乙車1min內通過6km
C.丙車在10s內通過150m D.一樣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實驗中,得到如表數據:
m/kg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G/N | 0.98 | 1.96 | 2.94 | 3.92 | 4.90 | 5.88 |
(1)本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器材有: 和 .
(2)分析如表數據可知:物體的質量為0.7kg時,它受到的重力是 N.
(3)以下四個圖象中,關于物體重力的大小與其質量的關系,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利用A、B兩物體、海綿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
(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______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
(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在______相同時,______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3)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圖______所示實驗.
(4)小明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丁所示.他發現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
(5)有些公共汽車配備逃生錘,遇害到緊急情況時,乘客可以用逃生錘打破玻璃逃生,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錘外形應選圖中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純牛奶的密度為(1.1~1.2)×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學校每天營養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純牛奶.他和幾個同學根據所學密度知識進行了如下測定:首先用天平稱出一盒牛奶的質量是250g,喝完再稱得空盒質量是26g,然后認真觀察牛奶盒,發現牛奶的凈含量是200mL.問:經他們檢測計算同學們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純牛奶標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測定定值電阻阻值”和“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
(1)某一小組正確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時,觀察到電流表的示數為0.4A,電壓表示數如圖甲所示,則定值電阻阻值為 Ω.
(2)測出電阻后,將電路中的定阻電阻換成一個額定電壓為3V的小燈泡,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圖乙是重新連接的不完整的電路,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移動時,小燈泡變亮)
(3)閉合開關后,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 V時,小燈泡正常發光,如果此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
(4)另一實驗小組同學,按正確方法完成實驗后,分別繪制了“定值電阻”和“小燈泡”的U﹣I圖象如圖丁所示,則表示“小燈泡”的U﹣I圖象的是 (填“a”或“b”),這樣判斷的依據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工作者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洋中垂直發射超聲波,經過4s收到回波信號.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那么海洋中該處的深度是多少米?這種方法不能用來測量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