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的實驗中,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已知電源電壓不變,R1為定值電阻,電流表選用0~0.6A量程,電壓表V1選用0~3V量程,電壓表V2選用0~15V量程,滑動變阻器R2上標有“50Ω 1A”字樣。
(1)閉合開關時,電流表指針的指向如圖乙所示,出現的問題是 。
(2)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的滑片P,記錄電流表與電壓表V1的示數,得到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結論: 。
實驗次數 | 電壓表V1的示數U1/V | 電流表A的示數I/A |
1 | 1.0 | 0.1 |
2 | 2.0 | 0.2 |
3 | 3.0 | 0.3 |
(3)實驗中,根據記錄的電流表與電壓表V2的示數,畫出R2的 I-U關系圖象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電源電壓是 V,在保證實驗器材安全的情況下,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不得小于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了光學知識后,愛動腦筋的小明和小紅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現象.如下圖所示,他們給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小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
(1)甲圖中點燃的蠟燭距小孔20cm,它成像在距小孔15cm,則半透明膜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虛像
B.正立、縮小的虛像
C.倒立、縮小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實像
(2)由甲、乙兩圖可知實驗是在研究小孔成像與 的關系.
(3)分析比較 和 兩圖,可以得出小孔成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4)小明和小紅明白了: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如圖所示)就是 (選填“太陽”、“樹葉的縫隙”或“樹葉”)通過樹葉間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像.
(5)小明和小紅還聯想到:在太陽光或者日光燈下,如果擋住了光的去路,地面上就會形成影子.細心的小明進一步發現,在日光燈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點也不清楚,特別是處處裝點著電燈的大廳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這是為什么呢?小明去問物理老師,老師拿出幾根蠟燭、一個圓柱形鐵塊,讓小明做了如下實驗:
①木塊放在桌子上,旁邊點上一只蠟燭.觀察鐵塊的影子.(如圖a)
②在旁邊再點上一只蠟燭,觀察鐵塊的影子(如圖b)
③繼續在鐵塊旁邊點蠟燭,直到將蠟燭圍滿鐵塊四周,觀察鐵塊的影子(如圖c和d)小明發現,蠟燭影子越來越 (填“深”或“淺”),這時他又比較了一下白熾燈和日光燈,看到白熾燈的燈絲很集中,而日光燈的燈管卻很長,他想了一會后,高興的說:“老師,我明白了!”請你替小明回答:原來不透明物體的周圍,若四周都有光源,就 。醫院里的 (填一種應用)就運用了這一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聲音說法正確的是( )
A.太空中宇航員能對話,說明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變響度
C.道路兩旁的隔音墻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B超檢查身體是超聲波能傳遞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以杠桿中點為支點.
(1)在調節杠桿平衡時,小明發現杠桿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A、左/B、右)調節.
(2)如圖甲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記錄數據.根據這一次實驗數據,小明立即分析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小明這種做法的不足是: .
(3)如圖乙所示,小明設計了兩種實驗方案:第一種彈簧測力計沿豎直方向拉,其讀數為F1;第二種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其讀數為F2.第 (一/二)種實驗方案更方便,理由是: .兩次彈簧測力計讀數F1 < (</=/>)F2.
(4)杠桿不處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小海和小紅意見不同.小海認為能平衡,于是他每次讓杠桿傾斜時靜止,這樣實驗也得出了同樣的杠桿平衡條件.小海認為杠桿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這種說法對嗎? (對/錯),小紅仔細研究后發現自己的在水平位置實驗的方案比小海好,請你說出小紅的理由: .
(5)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現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 .
(6)某同學想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測量刻度尺的質量.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刻度尺平放在支座上,左右移動刻度尺,找出能夠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支點位置,記下這個位置A,它就是刻度尺的 ;步驟二:如圖丁所示,將質量為M1的物體掛在刻度尺左邊某一位置,向 (左/右)移動刻度尺,直到刻度尺能夠在支座上重新保持水平平衡.物體懸掛點到支座的距離L1和刻度尺的A點到支座的距離L2;步驟三: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計算出刻度尺的質量m= (用題目中所給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兩個透明容器中密封著等量的空氣。
(1)實驗中,用 的變化反映密閉空氣溫度的變化。
(2)圖甲可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 的關系,通電一段時間后, (填“左”或“右”)側容器中電阻產生的熱量多。
(3)圖乙可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 的關系,通電一段時間后, (填“左”或“右”)側容器中電阻產生的熱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聲音聲音產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華把發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過對上面的種種實驗現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 。
(2)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發出很大的響聲,但是他看到桌子幾乎沒有振動,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象更明顯,你的改進方法是: 。
(3)小明、小華等同學在探究出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從發聲物體傳播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過認真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
①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物質做媒介;
②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物質做媒介;
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如圖,隨著向外不斷抽氣,結果發現手機鈴聲越來越 。(選填“大”或“小”)由此現象可以推理:猜想 (選填①、②)是正確的。
(4)探究問題的過程常有下列步驟:
A、提出猜想假設
B、分析歸納
C、得出結論
D、實驗研究
E、發現并提出問題
你認為小明他們的第二個探究活動依次采取的步驟是 (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