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平面鏡OM與ON的夾角為θ,一條平行于平面ON的光線經過兩個平面鏡的多次反射后,能夠沿著原來的光路返回,則兩平面鏡之間的夾角不可能是
A. 20° B. 15° C. 10°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束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了反射和折射現象.下列光路圖能正確表示這一現象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入射光線AO與平面鏡MM′的夾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線不動,使平面鏡繞入射點O轉動10°角時,則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夾角是
A. 增加20° B. 增加10° C. 減小20° D. 減小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關于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圖甲所示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圖乙所示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城市中的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所造成的“光污染” 是由于發生了圖甲所示的反射
D. 我們能夠從不同方向看到桌椅、書本等物體是由于發生了圖乙所示的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多選題
某賓館大廳的水平地面和墻壁都貼上了材料、厚度和顏色都相同的大理石,但地面較光滑,墻壁是粗糙的。小明用激光筆斜對著地面照射,如圖所示,他看到對面墻上出現一個較亮的光斑。而地面上的光斑不是太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墻壁對光發生鏡面反射
B. 墻壁對光發生漫反射
C. 地面對光的漫反射較弱
D. 地面對光既有鏡面反射也有漫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的古詩詞文化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很多名句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錯誤的是( )
A. “綠樹濃蔭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句中“濃蔭”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B.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線經過大氣發生折射而成的像
C.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句中“水淺”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
丁達爾現象
當激光筆射出一束激光穿過燒杯內的清水時,會發生光路不可見的現象。這時,可以采取向水中加入豆漿的辦法,使光路顯現出來。這是因為稀豆漿是一種膠體。如圖所示,當可見光通過膠體時會產生明顯的散射作用,從入射光束的側面可以觀察到膠體里光束通過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就叫做丁達爾現象。在自然界中,我們常常可以見到陽光從枝葉間透過,形成一道道光柱。類似于這樣的自然現象,也是丁達爾現象。這是因為云、霧、煙塵也是膠體,它們存在于空氣當中,太陽光穿過它們時發生了散射。
(1)稀豆漿是一種_____體。
(2)丁達爾現象是指可見光通過膠體時發生了_____現象。
(3)小蘭為了探究光在空氣中的傳播情況,按亮激光小手電,但不能直接觀察到光的傳播路徑,請你幫她想一個解決辦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杰同學探究光從空氣射入不同介質發生折射時的一些規律,他將一束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發生折射的實驗數據記錄于下表:
(1)分析實驗序號1(或2或3或4或5)中折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得出初步結論是:_____;
(2)分析實驗序號1與2與3與4與5中折射角與入射角的變化關系,得出初步結論是:_____;
(3)該同學在得出以上結論后想要繼續研究光在其他透明介質的分界面折射時有什么規律。表中是光在幾種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如圖是光在這幾種介質中發生折射的光路:
①綜合分析表中的數據和如圖1中的光路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當光從傳播速度大的介質斜射入傳播速度小的介質中時,折射角_____入射角。(選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②如圖1所示,根據上述結論,光從玻璃斜射向酒精后經過了點A,那么激光光源的入射點應在_____。(選填“O點左側”或“O點處”或“O點右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活動中所選用的器材和活動過程。
(1)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2)把蠟燭B放到A蠟燭像的位置上,將會看到圖丙所示的現象。這說明:_____。
(3)如果在圖丁中蠟燭像的位置上放一張不透明白紙板做屏幕(3處為點燃著的蠟燭),眼睛的觀察位置可以在圖丁中_____(填圖中數字)處,發現白紙板上將_____(填寫“有”或“沒有”)蠟燭的像;這說明:_____。
(4)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有的小組用兩個相同的蠟燭,有的小組用兩個相同的棋子,用蠟燭和棋子各有優點和缺點,請你任選一個器材,說出它們的優缺點: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