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5章 透鏡及其應用 單元測試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一束光線經過一個透鏡后相交于主光軸上的A點,取走透鏡后,光線相交于B點,則該透鏡起到_____(會聚/發散)作用,是_____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5章 透鏡及其應用 單元測試 題型:填空題
如圖練習調節投影儀實踐活動中,小明通過調節,使屏幕上出現了清晰畫面,但是,畫面超出了屏幕范圍。為此,小明的操作應當是:適當_____(填“增大”或“減小”)投影儀與屏幕的距離,并將凸透鏡適當向_____(填“上”或“下”)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5章 透鏡及其應用 單元測試 題型:實驗題
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實驗操作規范。
(1)實驗前,要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_____,實驗一段時間后,他發現光屏上的像偏上,那么他應該把凸透鏡向_____(選填“上”或“下”)適當調節,才能使像最終成在光屏的中央。
(2)當他將蠟燭、凸透鏡、光屏調節到圖甲所示位置時,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成像原理與_____(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相同;若將蠟燭向右移動5cm,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動,則應將光屏向_____(選填“左”或“右”)適當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像的大小比原來的像要_____(選填“大”或“小”)些。
(3)小明近日發現自己看不清黑板,到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患上了近視,成像示意圖為_____(選填“乙”或“丙”)圖,近視眼可以使用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加以矯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5章 透鏡及其應用 單元測試 題型:實驗題
五一期間小紅隨父親到宜昌市磨基山公園游玩,小紅父親用照相機拍攝了夷陵長江大橋的清晰照片,小紅發現相機中橋的像有點小,提議能否把橋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她父親便更換相機鏡頭后在原地又拍攝了一張夷陵長江大橋的清晰照片,如圖甲所示,兩次成像的大小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她猜想可能是兩個鏡頭的焦距不同造成的。為了驗證這一想法,返校后,她在學校實驗室找來了一只蠟燭,焦距分別為5cm和10cm的兩個凸透鏡、光具座、光屏等器材進行了以下探究:
(1)如圖乙所示,她先將f=5cm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處,再將蠟燭放在光具座10cm刻度處,移動光屏,使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此時的像是一個倒立、_____的實像。
(2)接下來她換用f=10cm的凸透鏡,仍然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處,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她應該保持_____不變,移動_____,直到出現清晰的像為止。
(3)對比兩次實驗中像的大小,發現第二次成的像比第一次稍大,據此小紅得出的結論是_____。
(4)用照相機拍照時,要想成的像更大,除了更換相機鏡頭外,還可以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5章 透鏡及其應用 單元測試 題型:作圖題
如圖所示,一條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的兩次折射和凸透鏡右側的平面鏡的反射后,仍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射出,請你完成該光路,并畫出平面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5章 透鏡及其應用 單元測試 題型:簡答題
小蕓在看地圖時,有一個細小地方總是看不清楚,她想放大了再看,于是將地圖放在玻璃板下,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這樣就看清楚了,請你分析這是因為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遼寧省營口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估測的數據最接近實際的是
A. 某同學立定跳遠成績為2m B. 手機正常工作的電流約為10A
C. 一元硬幣的質量約為60g D. 教室門的高度約為5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遼寧省營口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
B. 小提琴琴弦的松緊程度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也會不同
C. 外科醫生利用次聲波振動粉碎人體內的結石
D. 學校附近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遼寧省營口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理現象及其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這個過程要吸熱
B. 夏天,常用干冰給食品保鮮,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熱
C. 秋天,草木的葉子上有露珠,這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 冬天,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這是水蒸氣發生了凝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遼寧省營口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光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家里的穿衣鏡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實像
B. 紅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鑒別鈔票的真偽
C. 雨過天晴后,天空中出現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
D. 在公園的湖水中可以看到拱橋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