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人教實驗版武邑中學八年級上 第五章 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時練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小偉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關系的圖像,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 cm;當物距為30cm時的成像特點可應用于 (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實驗版武邑中學八年級上 第五章 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時練 題型:填空題
(圖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裝的監控攝像頭,它可以拍攝違章行駛或發生交通事故時的現場照片。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它的工作原理與________________相似,圖乙和丙是一輛汽車經過路口時與一輛自行車相撞前后的情景圖,由圖可以看出汽車所成的像變小,與此對應的像距將變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實驗版武邑中學八年級上 第五章 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時練 題型:實驗題
小華用鐵絲繞成一個內徑約4 mm的圓環,將圓環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個“水透鏡”。
(1)通過“水透鏡”看到的字如圖所示,此時“水透鏡”是一個______透鏡,將這個“水透鏡”再向字靠近一點,看到的像會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
(2)小明猜想“水透鏡”的焦距與水的質量有關,為此他用牙簽在“水透鏡”上輕輕取走一點水,再次觀察,比較前后兩次所成像的大小。觀察時他應該注意控制“水透鏡”到字的________不變。
(3)小芳用另一只內徑不同的圓環制作“水透鏡”,看到了倒立、縮小的像,請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一個新的探究問題: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實驗版武邑中學八年級上 第五章 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時練 題型:作圖題
凸透鏡成像規律可以通過畫光路圖去理解.在光路圖中凸透鏡用圖甲表示,O點為光心,F為其焦點.圖乙是運用經過凸透鏡的兩條特殊光線,所畫物體AB 經凸透鏡成的像A'B'的光路圖.請參照圖乙,在圖丙中畫出物體CD 經過凸透鏡所成的像C′D′的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實驗版武邑中學八年級上 第五章 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時練 題型:作圖題
(3分)如圖所示,—束光射向凸透鏡經折射后,折射光線射到一個平面鏡上。請在圖中畫出射向凸透鏡這束入射光和經平面鏡反射的光路,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實驗版武邑中學八年級上 第五章 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時練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用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合作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在探究過程中,他們將蠟燭、凸透鏡、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沿光具座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始終得不到燭焰的像,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2)上述問題解決后,他們將蠟燭、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如圖位置,移動光屏后得到燭焰清晰、完整的像,該像是倒立、________的實像。利用此原理工作的光學儀器有________。接下來他們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動,將凸透鏡向蠟燭的方向移動,光屏上再次出現了一個倒立、________的實像。
(3)實驗過程中由于蠟燭燃燒變短,使蠟燭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只調節凸透鏡,應將凸透鏡向________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實驗版武邑中學八年級上 第五章 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時練 題型:實驗題
小華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記錄的部分數據見下表。
分析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所用透鏡的焦距為 cm;
(2)當u =7.5cm時,像的性質為 ;
(3)小華多次實驗后發現,當光屏上呈現蠟燭清晰的像時,將蠟燭和光屏位置對調,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光發生折射時,光路具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第14章 歐姆定律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通過大量實驗研究得出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的是( )
A. 安培 B. 歐姆 C. 伏特 D. 庫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第14章 歐姆定律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歐姆定律的公式I=U/R變形得到R=U/I,關于此式物理意義,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導體的電阻與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通過它的電流成反比
B. 導體中通過的電流越大,則電阻越小
C. 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則電阻越大
D. 導體的電阻等于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第14章 歐姆定律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電阻R1=3Ω的導體與電阻為R2的導體串聯后總電阻為9Ω,則R1與R2并聯后總電阻是( )
A. 6Ω B. 4Ω C. 2Ω D. 8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