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滬粵版)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1.4 嘗試科學探究 題型:實驗題
某小組同學探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如圖所示,實驗時,他們采用三個體積相同的不同物體,分別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它們在空氣中的重力G,然后把三個物體分別浸沒在水中,記錄下此時測力計的示數F拉,如表一所示。接著,他們繼續用酒精和鹽水重做實驗,并把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二、表三中。
(已知ρ鹽水>ρ水>ρ酒精)
表一(水)
表二(酒精)
表三(鹽水)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 與2與3(或4與5與6或7與8與9)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物體,浸沒在不同液體中時,液體密度越大,浸沒在液體中時彈簧秤的示數越小。
(3)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并歸納得出結論。
(a)分析比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
(b)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粵版)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1.4 嘗試科學探究 題型:實驗題
某小組同學研究柱形物體浸入液體的過程中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力的變化情況,他們將高H為0.15米、橫截面積為S的 圓柱體掛在測力計下,并將其逐步浸入同一容器的液體中(液體不溢出),如圖所示,記錄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計算出相鄰兩次實驗中h的變化量△h,并測得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F液,將數據記錄在表一中。然后,他們變換液體重復實驗,將數據記錄在表二中。(已知:r1>r2)
表一(液體密度為r1)
表二(液體密度為r2)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6或9~14中F液與h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6和9~14中△F液與△h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
③分析比較實驗序號7、8或15、16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發現數據與上述的結論不相符合,簡述數據與小紅結論不符的原因_______。
④請進一步綜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關數據,并歸納得出結論。
(a)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6或9~14中△F液和△h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
(b)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6和9~14中△F液和△h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
該小組同學認為物體浸入液體的過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體壓力的增加量△F液除了與h和液體種類有關之外,可能還與物體自身的形狀有關,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需添加的器材為_______。
器材:圓柱體甲 高 H=0.15米 橫截面積 2S;
正方體乙 邊長H=0.15米 橫截面積 S;
圓柱體丙 高 H=0.2米 橫截面積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粵版)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1.4 嘗試科學探究 題型:實驗題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紙錐和小金屬球來研究“空氣阻力和速度的關系”. 取三個相同的紙錐,每個紙錐的質量為m,并編號為甲、乙、丙,其中在乙紙錐內固定質量為3m的小金屬球,在丙紙錐內固定質量為8m的小金屬球.讓它們從不同高度分別自由落下,并以豎直磚墻為背景,當進入豎直磚墻的區域時,用照相機通過每隔相等的時間曝光一次的方法記錄紙錐的運動過程,如圖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圖.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________
A. 只有甲做勻速直線運動 B. 只有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C. 只有丙做勻速直線運動 D. 甲、乙、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2)對于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甲、乙、丙三個紙錐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它們所受的空氣阻力之比是________ ;由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粵版)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1.4 嘗試科學探究 題型:實驗題
小明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小球和彈性很好的輕質橡皮筋等器材進行了如下實驗與探究:讓一系于橡皮筋一端的小球從某懸掛點O的正下方P點由靜止釋放如圖甲所示,整個下落過程中,橡皮筋所受彈力F與小球下落高度h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小球下落的速度v與下落高度h的關系如圖丙所示。已知該輕質橡皮筋每受到0.1N的拉力就伸長1cm,經測量小球從P點下落到A、B、C三點的距離分別為:ha=0.4m,hb=0.5m,hc=0.7m。(不計空氣阻力)
(1)小球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小球下落速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
(2)當橡皮筋的伸長量最大時,小球的速度為_______(選填“va”、“vb”或“0”),此時,小球處于_______狀態(選填“平衡”或“非平衡”);
(3)實驗中所用小球的重力為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粵版)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1.4 嘗試科學探究 題型:實驗題
如圖甲所示,在一個塑料瓶的側面扎3個大小相同的孔,用一條透明膠帶把3個孔封住并加滿水,然后把膠帶撕開,觀察到水從小孔噴出,且下方小孔水流噴出速度比上方的大。為了進一步探究水從小孔噴出的速度v與小孔到水面高度h之間的關系,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
A.如圖乙所示,在容器側面開一個水平小孔并裝上閥門,將容器固定在一個水平木板上,在木板上鋪了一層吸水性強的材料;
B.向容器中注入水并測量閥門到水面的高度h,打開閥門讓少量水噴到水平面上,迅速關上閥門,測出水斑到容器的水平距離L;
C.改變容器中水面的高度進行多次實驗。
(1)用如圖甲裝置進行的實驗,不能說明的問題是_______
A.液體對容器的側壁有壓強 B.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C.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D.液體壓強越大從小孔噴出的水流速度越大
(2)分析甲圖所示的實驗,根據水流噴射的遠近來比較小孔處的液體壓強的大小,你能得出的結論:_______。
(3)如圖乙所示的裝置中,水流從小孔噴出后,由于_______向前沿水平方向噴射。
(4)實驗時,測得水斑到容器的水平距離L和閥門到水面高度h之間的對應關系如表所示:
分析表中的數據,在圖丙的坐標系中用描點法作出能直觀表達出L和h關系的圖線。由圖線可知,L(cm)和h(cm)之間的定量關系式是:_______。
(5)老師告訴實驗小組:水流射出的水平距離L與水流從小孔中噴出時的速度v成正比。由此可以推斷出,水流從小孔噴出時的速度v與閥門到水面高度h之間的關系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物態變化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溫度最接近25 ℃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B. 人體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
C. 夏季中午讓人感覺酷熱的溫度 D. 人的正常體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物態變化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的溫度計,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該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時,可以離開被測物體讀數
C.該溫度計的量程是20~100℃
D.該溫度計此時的示數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物態變化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位年輕的護士在忙碌中用一支甩過的體溫計連續測了甲、乙、丙三人的體溫,但中途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內,結果三人的體溫都是39.5 ℃。有關三人的真實體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三個人體溫都是39.5 ℃ B. 甲的體溫一定是39.5 ℃
C. 乙、丙兩人的體溫都低于39.5 ℃ D. 乙的體溫一定是39.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物態變化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對如圖所描述的物理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
A. “凝重的霜”是凝固現象,放熱 B. “縹緲的霧”是液化現象,吸熱
C. “晶瑩的露”是液化現象,放熱 D. “潔白的雪”是汽化現象,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