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豐城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公共汽車到站后,乘務員常常會提醒乘客“等車停穩后再下車”。請你解釋如果車未停就下車會造成什么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豐城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曉霞的爸爸開車帶著他和媽媽從南昌回老家高安看望爺爺、奶奶,汽車以90km/h的速度在昌栗高速公路的路面勻速行駛300km,已知汽車發動機牽引力為1000N,求:
(1)牽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2)汽車牽引力的功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豐城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質量為20kg、底面積100cm2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5s內將物體勻速豎直提升3m,已知動滑輪重50N,不計繩重和摩擦.(g=10N/kg),求:
(1)提升前,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
(2)拉力F的功率;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豐城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體積為V=200cm3的木塊在繩子向下的拉力F=0.8N的作用下完全浸沒在水中(繩子重力不計).此時液面到容器底的距離是30cm,求:
(1)木塊此時受到浮力。
(2)木塊的重力。
(3)水容器底的壓強。
(4)剪斷繩子,木塊靜止時排開水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豐城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某物理小組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必須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______________運動,這樣做利用_________知識便于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觀察圖甲、乙,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F2,由此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_______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觀察圖甲、丙,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F3,說明:壓力一定時,接觸面粗糙程度_______,滑動摩擦力越大。(填“越大或越小”)
(4)在實驗后交流的過程中,小華發現有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的砝碼,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為了測量木塊的滑動摩擦力,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填選項目前的編號)。
A.木板的質量ml B.木塊的質量m2
C.砝碼的質量m3 D.托盤和砝碼的總質量m4
②木塊的滑動摩擦力表達式為f=____________(用已知和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③小華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觸面的面積有關。于是,他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繼續進行實驗,測得的滑動摩擦力變小。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她的探究過程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正確的做法是:小華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____________,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豐城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1)圖甲所示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中水面的 來反映被測壓強大小的。使用前應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方法是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靈活升降,則說明該裝置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
(2)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型管內水面已有高度差,通過 (選填序號)方法可以進行調節.①從U型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②拆除軟管重新安裝;③向U型管內添加適量水;
(3)比較乙圖、丙圖和丁圖,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_ ___。
(4)在乙圖中,若只將燒杯中的水換成同深度的鹽水,其他條件不變,則可以觀察到U型管兩邊液面的_____________.
(5)本試驗采用了_______的研究方法,最后可得到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是_____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豐城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為了模擬研究汽車超載和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將A、B、C三個小球先后從同—裝置高分別為hA、hB、hC的位置滾下(mA=mB<mc,hA=hC>hB),推動小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停止.請你根據生活經驗和所學的物理探究方法,回答以下問題:
(1)在圖甲和圖丙實驗中,A球、C球剛滾到水平面時的速度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2)小球推動小木塊運動的距離越大,安全隱患 .(選填“越大”、“不變”或“越小”)
(3)用來研究超載安全隱患時,我們應選擇 兩個圖所示實驗進行比較.
(4)用來研究超速安全隱患時,我們應選擇 兩個圖所示實驗進行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豐城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根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實驗開始時,杠桿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小明通過調節杠桿右端的螺母向 移動(左/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進行下面的實驗探究.
(2)要使圖乙中杠桿平衡,應在a處掛 個鉤碼(題中的每個鉤碼都是相同的).
(3)當彈簧測力計由圖丙的豎直地拉著變成傾斜地拉著,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將 (變大/不變/變小).
(4)有同學根據自己的實驗數據,得到如下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這個結論與杠桿的平衡條件不符,原因是實驗過程中沒有 (選填序號:①改變力的大小②改變力的方向③改變力的作用點④多次進行實驗).
(5)小明對原來裝置進行改裝如丁圖,與丙圖比較,同樣用豎直向上的力,將兩個相同的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機械效率高的是 (丙/丁)圖;若利用丁圖,小明兩次將鉤碼分別掛在A點和C點,使鉤碼上升同樣的高度,那么機械效率 (A/C/一樣)的高.
(6)在實驗中,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 ,實驗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
A.減小摩擦
B.使每組數據更準確
C.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D.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歸納出物理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豐城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時,小強利用兩組滑輪組進行了4次測量,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測得前3組數據,用兩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測得第4組數據,如下表:
實驗次數 | 物重G物/N | 動滑輪重G動/N | 鉤碼上升的高度h/m | 動力F/N |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s/m |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
1 | 1 | 0.5 | 0.1 | 0.7 | 0.3 | 47.6 |
2 | 2 | 0.5 | 0.1 | 1.1 | 0.3 | 60.6 |
3 | 4 | 0.5 | 0.1 | 2 | 0.3 | |
4 | 4 | 1 | 0.1 | 0.5 | 50.0 |
(1)根據表中前3次實驗數據,畫出甲圖中滑輪組的繞繩方法.
(2)在實驗中,測量繩端拉力F時,應盡量 勻速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讀出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第3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3)由表中第 組數據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
(4)由表中第3、4組數據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摩擦和 有關,請計算出第3組實驗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 J.
(5)綜上所述,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方法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