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宿豫區實驗中學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無任何光源的情況下,舞臺追光燈發出的綠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紅裙子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 ( )
A.全身呈綠色;
B.上衣呈綠色,裙子呈黑色
C.上衣呈綠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綠色,裙子呈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宿豫區實驗中學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將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撥動刻度尺使之振動,聽塑料尺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1)實驗通過改變 來改變聲音的響度,通過改變 來改變聲音的音調.
(2)換用鋼尺做此實驗,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幅度和頻率與塑料尺均相同時,聽到聲音的主要差異是 (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
(3)實驗設計隱含的物理方法是比較法和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宿豫區實驗中學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教室內投影儀在工作時,屏幕可以將整個教室照亮,此時屏幕 (是/不是)光源,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制成,一是可以反射 色光,二是在屏幕上發生的是 反射,使得電影院里各個角落的人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宿豫區實驗中學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縣發生6.1級地震,有些動物比人提前感覺到,是因為這些動物聽到了地震時產生的 聲波;醫生用的“B超”是利用 獲得信息;醫院里、醫生用聲波碎石,說明聲音具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宿豫區實驗中學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今年春夏期間,我國云南省許多地方出現了嚴重的干旱,為了緩解旱情,多次實施人工降雨,執行任務的飛機在高空投放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干冰很快_______為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量,使空氣的溫度急劇下降,高空處水蒸氣就______成為小冰粒,這些小冰粒逐漸變大而下降,遇到暖氣流就______成為雨點落到地面上(填物態變化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宿豫區實驗中學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毛將正在發聲的鬧鈴懸掛在廣口瓶內,用抽氣筒將廣口瓶中的空氣抽出.
(1)抽氣一段時間后小毛發現聽到的鬧鈴聲音沒有明顯變化,造成這一現象可能原因是( )
A.鬧鈴聲音的響度太大
B.鬧鈴聲音的頻率太高
C.未塞緊瓶塞存在漏氣
D.插入廣口瓶中導管不足夠長
(2)經調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氣筒有效地向外抽氣,隨著瓶內空氣逐漸______,小毛發現聽到的鬧鈴聲音的音調______(變高/不變/變低),響度______(變大/不變/變小).
(3)于是小毛用抽氣筒不停地向外抽氣,經過較長的時間后,小毛將______(不能聽到/還能聽到微弱的)鬧鈴聲音,由此現象______(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宿豫區實驗中學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小方同學用兩只外形相同的蠟燭“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選取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像和物體的__ ___關系。
(3)在實驗過程中,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再將另一支___ __蠟燭(選填“點燃”或“不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來回移動,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蠟燭的像_ ____。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________。
(4)當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處時,玻璃板后B處的蠟燭好像也被“點燃”了;移去B處的蠟燭,將光屏放在B處,發現光屏上并沒有蠟燭的像, 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
(5)若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蠟燭所成的像大小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小方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無論怎么移動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重合,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細心的小方透過玻璃觀察蠟燭的像時,看到像后面還有一個覺模糊、與像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兩個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宿豫區實驗中學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晴天正午,小健與同學從樹蔭下走過時,發現地面上有許多大小、形狀不同的光斑,如圖所示.光斑的形狀與什么要素有關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對此他們馬上進行了探究,他們猜想光斑的形狀:a.與樹葉形狀有關,光斑是樹葉的影子;b.與樹葉間空隙形狀有關;c.與樹葉間空隙大小有關.
(1)根據所學知識,可確定猜想a是______ (合理/不合理)的;
(2)為了進行探究,他們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個帶孔的卡片,如圖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進行探究時,他們在地上鋪上一張白紙,把帶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讓太陽光通過卡片上的孔,觀察紙面上出現的光斑形狀.
若讓你在甲、乙、丙、丁四張卡片中選擇一張卡片用來驗證光斑的形狀與樹葉間空隙形狀有關,你選用______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狀與樹葉間空隙大小是否有關時,小健選用甲卡片進行實驗探究,發現白紙上得到四個圓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狀與樹葉間空隙大小無關的結論,這結論______(可靠/不可靠).
(3)小健的同桌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另外設計了四種開有不同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如圖所示.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情況.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
(4)小健知道了光斑的成因后,又動手制作簡易的針孔相機,他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個小圓孔,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如圖戊所示.
小健用針孔相機觀察校園內旗桿頂上的國旗,如圖己所示.則他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國旗的形狀是 ( )
(5)小健把針孔相機靠近旗桿頂上的國旗進行觀察,則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國旗的像______(變大/變小/不變).
(6)通過探究,他們得到了以下結論,其中錯誤的是 ( )
A.通過小孔形成的圓形光斑是像,通過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大孔形成的光斑與大孔的形狀有關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與孔到地面的距離有關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們都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內蒙古鄂爾多斯伊克昭中學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圖所給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蝙蝠可以發出頻率為400Hz的聲音
B.人能聽到蝙蝠發出的所有頻率的聲音
C.人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發聲頻率范圍要大
D.15Hz的聲音只要振幅足夠大,人耳是能聽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內蒙古鄂爾多斯伊克昭中學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物態化現象在一年四季中隨處可見。關于這些現象以及發生這些現象過程中的吸、放熱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大霧,這是汽化現象,要吸收熱量
B.夏天常用干冰給運輸中的食品降溫,這是升華現象,要放出熱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會出現小露珠,這是液化現象,要吸收熱量
D.初冬的早晨落葉上會出現一層白霜,這是凝華現象,要放出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