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自然界中有許多奧妙的聲音,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有些高科技產品,不振動也可以發出聲音
B.用超聲能擊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C.只有主人說出暗語時才能打開“聲紋鎖”,其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音調
D.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凡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有下列溫度計可供選擇:
A.體溫計
B.水銀溫度計,量程為-10℃~110℃
C.家用寒暑表,量程為-20℃~60℃
D.酒精溫度計(量程為-80℃~50℃)
⑴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____;
根據這個實驗的要求,應選用__________(填序號)溫度計?
⑵他的操作如圖12甲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糾正錯誤后,測得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實驗數據如下表:
時間/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溫度/℃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101 | 98 | 98 | … |
該實驗的數據紀錄中明顯錯誤的是第_________min, 由上表可知該實驗中水沸騰時溫度為_______℃,說明此時氣壓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
⑷根據上表數據畫“水的沸騰”圖像如圖12乙所示,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通過上述的實驗認真思考后我們能夠得出沸騰的條件是:
A: ;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為了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小明設計了如圖10的實驗,步驟如下:
A.在兩個同樣的燒杯中,分別裝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
B.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煤油的初溫;
C.在燒杯中,分別放人功率相同的電熱器,加熱時間相同;
D.用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煤油的末溫。
小聰認為:
⑴步驟A存在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步驟C,加熱時間相同是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步驟B和D比較是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下圖9所示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中放一小團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壓下去,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這是因為壓縮空氣做功 ,使空氣的內能_______________,溫度_______________,達到棉花燃點的緣故,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
同學們觀察到:炎熱的夏季,家中的蠟燭、柏油路上的瀝青會變軟。而冰塊熔化時,沒有逐漸變軟的過程。由此推測,不同物質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可能不同,同學們選用碎冰和碎蠟研究物質的熔化過程,他們分別把碎冰和碎蠟放入試管按如圖7所示實驗裝置分別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繪制圖像如圖8 所示。
⑴將碎冰和碎蠟放入試管隔水加熱,而不是將它們直接放入燒杯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_ __;
⑵圖8是 (填“冰”或“蠟”)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 圖象;
⑶在冰和蠟熔化過程中,如果將試管從燒杯拿出來,冰和蠟停止熔 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后,冰和蠟又繼續熔化,說明固體熔化時需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觀察它的_________和認清它的__________。小強在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溫度時讀取了四次數據,每次讀數時溫度計的位置分別如圖5所示,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圖6所示的是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時的示數,水的溫度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4所示,將一個薄壁金屬筒固定在桌面上,筒里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將筒口塞緊。拿一根繩子在筒外繞幾圈并迅速來回拉動,將會看到塞子跳離筒口。
⑴拉動繩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將機械能轉化為_______________能;
⑵請說出該實驗中某一現象并簡述其原因:
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完全燃燒0.14 kg的酒精,放出的熱量是多少焦耳?這些熱量的30%用于加熱質量為4kg、初溫度為30℃的水,可將這些水加熱到多少℃?(已知q酒精 =3.0×107 J/kg。該環境氣壓為一個標準大氣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