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輕松寒假,快樂復習30天 第8天 題型:實驗題
(2014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華用彈簧測力計、量筒、小石塊和細線進行了如下操作:
a、將小石塊浸沒在待測液體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示數F1和量筒中液面對應的刻度V1;
b、讀出量筒中待測液體的體積V2;
c、將小石塊用細線懸吊在彈簧測力計下,記下測力計示數F2.
(1)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檢查指針是否指在 .
(2)為了較準確地測量液體的密度,圖中合理的操作順序應為 (填對應字母代號).
(3)小石塊浸沒在待測液體中時,排開液體的重為G= .
(4)待測液體的密度可表示為ρ液= .
(5)小華還算出了小石塊的密度,其表達式為ρ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2014年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第七章7.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靜電現象的認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
B.同種電荷互相吸引,異種電荷互相排斥
C.摩擦起電創造了電荷
D.在各種帶電微粒中,電子所帶電荷量的大小是最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2014年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第七章7.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靜電現象的認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摩擦起電創造了電荷
B.從靜電現象認識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C.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D.自然界只存在正、負兩種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輕松寒假,快樂復習30天 第8天 題型:填空題
彤彤過生日時,媽媽送給她一個內有“生日快樂”字樣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來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圖所示的步驟測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圖可知:水晶球的體積是________________ cm3,水晶球的質量是________________ g,水晶球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輕松寒假,快樂復習30天 第8天 題型:實驗題
小明手上有一塊橡皮泥,他想測出橡皮泥的密度。小明利用一個量筒、適量的水和細線設計了一個橡皮泥密度的方案,以下是他設計的部分實驗步驟,請你按照小明的思路,將實驗步驟補全(已知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讀出水面所對量筒的示數V1;
(2)將橡皮泥浸沒量筒中,讀出水面所對量筒的示數V2;
(3)____________________,讀出水面所對量筒的示數V3。
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利用上述測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寫出橡皮泥密度的表達式:
ρ泥=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2014年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第七章7.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象中,不能用靜電知識解釋的是( )
A.晚上脫化纖毛衣時會有火花產生 B.油罐車尾部常拖一條鐵鏈
C.通信衛星采用硅光電池板提供電能 D.電視機屏幕上會吸附灰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2014年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第七章7.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事例中,不可以用靜電知識解釋的是( )
A.干燥的季節,夜晚脫毛衣時會冒“火花”
B.電工用的鋼絲鉗柄上套有橡膠套
C.電視機屏幕上經常吸附有很多灰塵
D.油罐車尾部有一條拖到地面上的鐵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2014年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第七章7.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對原子結構的探究最早是從靜電現象開始的.對靜電現象的認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靜電現象認識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B.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C.自然界只存在正、負兩種電荷
D.摩擦起電創造了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2014年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第七章7.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象中,不能用靜電知識解釋的是( )
A.摩擦后的塑料繩散開了 B.油罐車要通過鐵鏈接地進行放電
C.磁鐵能吸引鐵釘 D.人的手碰帶電球后頭發散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2014年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第七章7.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電視機的熒光屏表面經常有許多灰塵,這主要的原因( )
A.電視機工作時,熒光屏表面溫度較高
B.電視機工作時,熒光屏表面帶有靜電
C.熒光屏具有吸附灰塵的能力
D.房間內灰塵的自然堆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