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上海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有些物理量與物質的微觀結構有關。為了研究不同物質的密度與其內部粒子排列緊密程度的關系,小偉通過查閱資料,得到甲、乙、丙三種物質的密度關系是ρ甲>ρ乙>ρ丙,及其內部粒子排列的模型如圖所示。
.①根據以上信息,關于物質的密度與其內部粒子排列緊密程度的關系,小偉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張從其他資料中查到了與上述情況不符的實例,與小偉一起思考分析并查找原因,合理的選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物理量都與物質的微觀結構無關
B.物質的密度還與其他因素有關
C.由少數研究對象歸納出的結論,不具有普遍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上海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有兩根導線尚未連接,請用筆線代替導線補上。補上后要求:①電壓表測小燈兩端電壓;②閉合電鍵S,向左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小燈變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上海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輕質薄壁圓柱形容器A、B分別置于高度差為h的兩個水平面上。A中盛有深度為16h的液體甲,B中盛有深度為19h、體積為5×10-3米3的液體乙。(ρ乙=0.8×103千克/米3)
求:①液體乙的質量m乙。
②水平面對容器B的支持力FB的大小。
③若在圖示水平面MN處兩種液體的壓強相等。現從兩容器中分別抽出高均△h的液體后,容器對各自水平面的壓強為PA和PB。請通過計算比較PA和PB的大小關系及其對應△h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上海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在圖(a)所示的電路中,滑動變阻器R2是規格為“20Ω 2A”和“5Ω 3A”中的一個。閉合電鍵S,當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恰為其最大阻值的一半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3安,此時:
①若電阻R1的阻值為20歐,求R1兩端的電壓U1。
②若在電路中正確連入兩個電壓表,示數分別如圖(b)、(c)所示。請通過計算判斷所用變阻器R2的規格,并求出電阻R1消耗的電功率P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上海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a)所示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_表,使用時應_________聯在電路中。圖(b)所示的彈簧測力計量程為_________牛。此時的示數為__________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上海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連接電路時電鍵應處于________狀態。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采用________作為平面鏡;為得到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關系,需將鏡前物體放在________位置進行多次實驗(選填“同一”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上海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小組同學試圖探究物體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到底端時速度的大小v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猜想v可能與斜面的傾角θ、斜面材料、物體的質量m三個因素有關,于是選用:一長方體木塊、100克砝碼片(可粘在木塊上表面)、兩個長度相同材料不同的斜面A和B進行試驗。按圖所示,將木塊平放在斜面頂端,木塊由靜止下滑,用傳感器測得其到達底端時的v。改變相關條件,多次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試驗序號 | θ | 斜面 | m(克) | v(厘米/秒) |
1 | 20° | A | 200 | 245 |
2 | 20° | A | 300 | 245 |
3 | 20° | B | 200 | 153 |
4 | 20° | B | 300 | 153 |
5 | 25° | A | 200 | 307 |
6 | 30° | A | 200 | 358 |
7 | 35° | A | 200 | v7 |
8 | 40° | A | 200 | 438 |
9 | 45° | A | 200 | 470 |
①分析比較表中數據可得:v與_____________無關。
.②分析比較試驗序號1、5、6、8與9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木塊,平放在長度相同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試驗序號7中:v7__________厘米/秒(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④完成上述試驗后,有同學提出新的猜想:v可能還與物體跟斜面的接觸面積有關。為了驗證猜想,應選擇下圖中________與(a)進行對比試驗[選填“(b)”、“(c)”或“(d)”],即可得出初步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