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3927 133935 133941 133945 133951 133953 133957 133963 133965 133971 133977 133981 133983 133987 133993 133995 134001 134005 134007 134011 134013 134017 134019 134021 134022 134023 134025 134026 134027 134029 134031 134035 134037 134041 134043 134047 134053 134055 134061 134065 134067 134071 134077 134083 134085 134091 134095 134097 134103 134107 134113 134121 235360
科目:
來源:2006年模擬分類卷物理-力力和運動
題型:058
某校初二(1)班物理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影響物體重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探究.某小組“探究物體重力的大小跟物體形狀的關系”,他們用橡皮泥為實驗對象,用小刀將橡皮泥雕刻成各種形狀進行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分析實驗數據,第一組的同學得出實驗結論:物體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他們的結論正確嗎?請你對此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做出評價.
評價: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模擬分類卷物理-力力和運動
題型:058
|
用金屬制成的線材(如鋼絲、鋼筋)受到拉力會伸長.十七世紀英國物理學家胡克發現:金屬絲或金屬桿在彈性限度內它的仲長與拉力成正比,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這一發現為后人對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現在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屬桿,長為4 m,橫截面積為0.7 cm2,設計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長不超過原長的1/1000,由于這拉力很大,桿又較長,直接測試有困難.現選用同種材料制成的樣品進行測試,通過測試取得數據如下:

| (1) |
測試結果表明這種線材受拉力作用后的伸長量與哪些因素有關________.
|
|
(2) |
在其它因素相同時,線材的伸長量與拉力的大小成________比.
|
|
(3) |
在其它因素相同時,線材的伸長量與截面積的大小與________比.
|
|
(4) |
上述金屬細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________N.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模擬分類卷物理-力力和運動
題型:058
|
小明準備自制一個彈簧測力計,找來彈簧、鉤碼、直尺、指針等器材.首先,他測出彈簧的長度L0=2.1 cm然后在彈簧下掛上不同的鉤碼,測出彈簧長度L,算出比原長L0的伸長量△L(△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

| (1) |
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拉力F和彈簧的伸長量△L的關系為________
|
|
(2) |
小明通過進一步的實驗,得到如下數據:

從上表的數據可以看出,當拉力達到________N時,拉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就改變了.因此,此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只能達到________N.
|
|
(3) |
你根據表中的數據,用直尺在右側虛線框中畫出這個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板(分度值為1 N).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模擬分類卷物理-力力和運動
題型:058
|
金屬絲被拉斷時的拉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某同學在一臺拉力機上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這臺拉力機可以逐漸增大對固定在該機器上金屬絲的拉力,可以讀出金屬絲被拉斷時的拉力,實驗能提供的金屬絲有下列所列的九個品種(每個品種有許多根);試根據有關猜想,選擇實驗所需的金屬絲.

| (1) |
相同材料的金屬絲被拉斷時,其拉力大小與金屬絲長度無關;為驗證題1,應選用的金屬絲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
在相同材料的金屬絲被拉斷時,單位截面積所受拉力大小相同;在題1已獲得驗證的情況下,為驗證“題2”,應選用的餓金屬絲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
不同材料的金屬絲被拉斷時,其單位截面積所受拉力大小不同;在“題1”、“題2”都已獲得驗證的情況下,為驗證“題3”,應選用的金屬絲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模擬分類卷物理-力力和運動
題型:058
|
某同學在課外進行探究彈簧的長度跟外力的變化關系時記錄了如下實驗數據:

| (1) |
|
(2) |
分析實驗數據,你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
|
|
(3) |
這種性質的彈簧測力計能夠用來測量力的范圍是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模擬分類卷物理-簡單機械
題型:058
如圖所示是我們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圖.實驗結束后,通過分析數據,有的同學指出:杠桿的平衡條件也可以是“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平時許多同學也經常用這種觀點分析杠桿問題.事實上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因為支點到動(阻)力作用點的距離并不總是力臂.請你在本實驗的基礎上再補充一些器材,通過實驗證明杠桿平衡條件在普遍情況下應該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l)你補充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操作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模擬分類卷物理-簡單機械
題型:058
|
小明和小華合作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 (1) |
實驗時,小明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___.
|
|
(2) |
小華將四個重力均為0.5 N的鉤碼掛在杠桿左端后,又將彈簧測力計鉤在杠桿A處的細線上(如圖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最小,則小華應沿________方向拉彈簧測力計.在此情況下,小華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為4.2 N.小明和小華對實驗數據分析后得到的結論是: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認為他們這樣就得出結論是否合理?________;
簡述理由: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模擬分類卷物理-電路歐姆定律
題型:058
|
我們已進行過學習探究“歐姆定律”.

| (1) |
小明根據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將圖乙中的實驗器材連接成實驗電路.同小組的小亮在檢查時認為,從實驗目的來看,實驗電路上有一根導線連接錯了,建議小明改接.①請你在接錯的那根線上打“×”;②另畫一根導線,使電路連接正確;③如果不改接這根導線,對實驗的影響是:________(具體說明是什么影響).
|
|
(2) |
小明將電路改接正確后,合上開關,調節變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指示如下圖所示,則電壓表的讀數是________V,電流表的讀數是________A,被測電阻Rx的阻值是________Ω.

|
|
(3) |
小明和小亮為他倆在全班首先獲得測量結果而高興,準備整理實驗器材結束實驗.你認為他們的實驗真的結束了嗎?你會給他們提出什么建議呢?
①寫出你的建議:________.
②你提出這個建議的目的是: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模擬分類卷物理-電路歐姆定律
題型:058
|
現要保持電壓U不變,探究電流I隨電阻R變化的情況.

| (1) |
要求:第一次是把15 Ω的電阻接人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5 V,讀取電流表示數,請你根據要求在如圖中連接第一次實驗所需的電路.
|
|
(2) |
若將15 Ω的電阻換成10 Ω的電阻后,a.閉合開關,電壓表的示數將________b.按照你連接的電路,你應該向________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并詳細敘述你接下來的操作過程: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模擬分類卷物理-電路歐姆定律
題型:058
孫楠同學用如圖所示的電路研究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電阻的關系,他先后將5 Ω、15 Ω和25 Ω的定值電阻接入電路A、B兩點間,閉合開關S,讀出電流表示數(如下表).由實驗數據可以看出電流I與電阻R并不成反比.
問:(1)該實驗中選錯了什么器材?請你說出應換用的器材.
(2)為保證實驗正確進行,還需要什么儀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