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山東省2006年集成區六校聯考第二次升中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013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打開電冰箱常能看到“白霧”的季節是夏天,而看到口中呼出“白氣”的季節卻是冬季,下列關于這些現象產生條件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夏季潮濕,空氣中含有大量水蒸氣,是產生前者的條件之一
B.口中呼出的氣體里含有大量的水蒸氣,是產生后者的條件之一
C.夏季干旱、燥熱是產生前者的條件之一
D.冬季干燥、寒冷是產生后者的條件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2006年集成區六校聯考第二次升中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013
電熨斗通電后很燙,而接電熨斗的導線卻不怎么熱,這是因為
A.接電熨斗的電線電阻小,消耗電能少
B.通過電線的電流小于通過電熨斗的電流
C.接電熨斗的導線散熱快,所以溫度低
D.接電熨斗的電線有絕緣層保護,能隔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2006年集成區六校聯考第二次升中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013
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機油裝入一個壁很厚且相當堅固的鋼瓶中,然后加上2萬個標準大氣壓,結果發現機油從鋼瓶壁中滲透出采了.這個實驗說明:
A.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B.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C.分子處于水不停息的運動之中
D.固體分子之間存有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2006年集成區六校聯考第二次升中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013
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A.一般洗澡水的溫度約為70℃
B.中學生正常步行時的平均速度約為5 km/h
C.家用電冰箱的功率約為1500 W
D.雙人課桌的桌面面積約為5 d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2006年集成區六校聯考第二次升中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013
針對圖的四幅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演奏者通過手指在弦上按壓位置的變化采改變發聲的響度
B.乙圖中,敲鑼時用力越大,所發聲音的音調越高
C.丙圖中,隨著向外不斷抽氣,手機鈴聲越來越大
D.丁圖中,城市某些路段兩旁的透明板墻可以減小噪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浦東新區2006年中考預測理化試卷、物理部分 題型:013
某同學做凸透鏡成像實驗,當光屏距離凸透鏡12厘米時,發現光屏上有一個清晰縮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斷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浦東新區2006年中考預測理化試卷、物理部分 題型:013
某同學為了觀察一個塑料小球下落的運動情況,他將小球上端連接一條紙帶,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如圖甲所示),讓小球自由下落,打出的紙帶由A到E,如圖乙所示,關于小球運動狀態和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E段小球是勻速運動,球和紙帶的重力等于向上的阻力.
B.AC段小球是減速運動,球和紙帶的重力小于向上的阻力.
C.CE段小球是勻速運動,球和紙帶的重力等于向上的阻力.
D.CE段小球是勻速運動,球和紙帶的重力小于向上的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浦東新區2006年中考預測理化試卷、物理部分 題型:013
花匠在挑選花盆時,常常將新花盆拎起后輕輕敲擊它,根據敲擊聲來判斷花盆是否有裂縫,他是主要根據聲音三個特征的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三個特征全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浦東新區2006年中考預測理化試卷、物理部分 題型:013
依據盧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論,在原子中不帶電的是
A.中子.
B.質子.
C.電子.
D.原子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浦東新區2006年中考預測理化試卷、物理部分 題型:013
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已知ρ甲<ρ乙.若在兩個正方體的右側,沿豎直方向分別截去相同質量的部分,則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關系中正確的是
p甲<p乙.
p甲=p乙.
p甲>p乙.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