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初中物理中考模擬練習題(二)
(120分鐘,100分)
一、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彈簧秤的刻度是均勻的,是因為彈簧的伸長跟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
2.使用滑輪組能省多少力,只與動滑輪的個數有關。 (??)
3.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伏,這就是說:在由它作電源的電路里,每秒鐘電流做功為1.5焦耳。 (??)
4.在“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對于給定的一個滑輪組,若在動滑輪下面分別掛200克或400克砝碼時,這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會發生變化。 (??)
5.光沿著鏡面的法線入射在鏡面上,傳播方向將不會改變。 (??)
每千克攝氏度 (??)
8.眼睛能看到鏡子里的像,是由于像發出的光線射入眼睛中的緣故。 (??)
9.通過導體的電量越多,那么導體中的電流強度就越大。 (??)
10.一根鐵棒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鐵棒兩端能產生感應電壓,但棒中不能產生感應電流。 (??)
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22分)
1.已知大氣壓為760毫米汞柱,如圖2-1s所示的托里拆利實驗中,管內水銀上方是真空,則管內A點的壓強為__________毫米汞柱,槽內B點的壓強為__________毫米汞柱。
時,受到__________牛頓的浮力,這時把鐵塊掛在彈簧秤上,彈簧秤的讀數為__________牛頓。
3.一個工人用一個動滑輪提升重物,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90%,他作用在繩上的拉力為250牛頓,則此重物為__________牛頓。
4.燈泡上標有“220V 40W”字樣,它正常發光時,電流強度為__________安,電阻為 ,2秒鐘內通過它的電量為__________,2秒鐘內電流所作的功為__________。
桌面上,用20牛頓的力豎直向下壓它,桌面受到的壓強是__________帕斯卡,用20牛頓的力豎直向上提它,則桌面受到的壓強是__________帕斯卡。
焦/(千克·℃),若將該金屬塊的質量減少2倍,加熱時間增加一倍,則這時所測得的該金屬塊的比熱為__________焦/(千克·℃)。
7.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 ,發現了電流周圍存在著__________,我國宋代科學家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個清楚地、準確地論述磁偏角的科學家。
9.開口容器里的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一定是處在物態變化中的__________過程;這個過程中只在液體的__________上發生。
10.在射擊瞄準中有一個要領叫做“三點一直線”,這是利用了光__________的原理。光從空氣斜射到水中,當入射角逐漸增大時,折射角將__________。
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
(??)
2.已知鋁的密度小于銅的密度,分別用鋁和銅做一個實心球,下面哪種情況是不可能的: (??)
3.下列關于壓力的說法哪個正確: (??)
4.一個物體不帶電,是因為它: (??)
10米深水中的物體勻速提高2米,則拉力對重物做功為: (??)
7.一只空心球總體積為V,球腔容積為V/2,當腔內不灌水時,它在水中有一半露出水面,若將球腔內注滿水再放入水中,則: (??)
8.在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的是: (??)
9.如圖2-3所示四個電路中,屬于并聯電路的正確圖是: (??)
下,三個物體都沿力的方向分別移動了距離S,則力F所做的功是:(??)
11.根據分子運動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
四、實驗題:(1題6分,2題9分,共15分)
1.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器材有:(a)刻度尺;(b)彈簧秤(測力范圍0-3牛頓)(c)滑輪四只,每只重2.5牛頓;(d)適當長的細繩。
(1)根據現有的實驗器材,在圖2-5所示的四個滑輪組中,只有選用圖 滑輪組,才能用最小的力提起6.8牛頓的重物,并畫出該滑輪繩子的繞法。
2.如圖2-6所示是用來測定額定電壓為2.5伏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1)圖中C表應是__________表,D表應是__________表。(2)當合上電鍵時,發現燈泡兩端電壓為2伏,這時滑動觸頭應向__________方移動,直到表的指針為__________時,燈泡正常發光。這時應記錄的數據是__________與__________,燈泡額定功率的表達式P=__________。
(3)上述實驗中如果D表有讀數,C表無讀數,毛病可能是__________;若C表有讀數,D表無讀數,毛病可能是__________。
五、作圖題(每題2分,共8分)
出該發光點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通過B點的光路圖。(標出發光點A和入射點O的位置)。
2.如圖2-8所示,用力的圖示法,畫出質量為2kg的小球沿斜面滾下時所受的重力。
3.根據圖2-9中所給通電導體的電流方向,標出磁針的N、S極和磁力線的方向。
4.作出2-10中杠桿所受各力的力臂(O為支點)。
六、計算題(每題7分,共21分)
水中,至少需在木塊下吊多大質量的鐵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芳在一端封閉的均勻圓玻璃管中裝入適量的小鉛丸,制成一支密度計.密度計能在液體中豎直漂浮,如圖所示,根據它在液體中浸沒的深度得知這種液體的密度.小芳的設計和制作過程如下:
a.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及物體漂浮條件,推導出密度計在純水中浸沒的深度h的表達式.
b.根據h的表達式,測量這支密度計自身的某些物理量,算出密度計在純水中浸沒的深度,在管上畫上純水的密度值線A(如圖).
c.把密度計放入純水中,驗證刻度線A的位置是否準確.
請你根據上述的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設純水密度為ρ,裝了鉛丸的玻璃管總質量為m,玻璃管底面直徑為d.請用本題的物理量符號表示步驟a中的表達式h= .(可能用到的數學公式:圓柱體體積V=S h,圓的面積S=πd2/4 )
(2)若純水密度已知,請你寫出b步驟中所需用的測量儀器及對應測量的物理量.
(3)步驟c中,若水面在刻度線A以上,請你簡要寫出一種校準的方法.
(4)若把校準后的密度計放在密度為0.8×103 kg /m3的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純水密度值刻度線上方還是下方?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人教版第十五章 功和機械能 復習提綱
一、功
1.力學里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鞏固:☆某同學踢足球,球離腳后飛出10m遠,足球飛出10m的過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慣性飛出)。
3.力學里規定: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
4.功的單位:焦耳,1J=1N·m。把一個雞蛋舉高1m,做的功大約是0.5J。
5.應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對應。③功的單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二、功的原理
1.內容: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說明:(請注意理想情況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論,對于任何機械都適用。
②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
③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離、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
④我們做題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械: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對重物所做的功(Gh)。
3.應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從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長;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與物體間的摩擦為f,則:FL=fL+Gh;這樣F做功就大于直接對物體做功Gh。
三、機械效率
1.有用功: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斜面:W有用=Gh
2.額外功:定義: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額=fL
3.總功: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FS= W有用/η 斜面:W總= fL+Gh=FL
4.機械效率:①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 面: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③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通常用百分數表示。某滑輪機械效率為60%表示有用功占總功的60%。
④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5.機械效率的測量:
①原理:
②應測物理量:鉤碼重力G、鉤碼提升的高度h、拉力F、繩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
③器材:除鉤碼、鐵架臺、滑輪、細線外還需刻度尺、彈簧測力計。
④步驟:必須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目的:保證測力計示數大小不變。
⑤結論: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動滑輪越重,個數越多則額外功相對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對就多。
C、摩擦,若各種摩擦越大做的額外功就多。
繞線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響滑輪機械效率。
四、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4.單位:主單位W;常用單位kW mW 馬力。
換算:1kW=103W?1mW=106 W?1馬力=735W。
某小轎車功率66kW,它表示:小轎車1s內做功66000J。
5.機械效率和功率的區別:
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總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機械能
(一)動能和勢能
1.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做功”。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知識結構:
3.探究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①猜想: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和速度有關。
實驗研究:研究對象:小鋼球 方法:控制變量。
·如何判斷動能大小:看小鋼球能推動木塊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變:使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則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變鋼球速度:使鋼球從不同高度滾下。
③分析歸納:保持鋼球質量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保持鋼球速度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④得出結論:物體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量越大動能也越大。
物體 | 質量m/kg | 速度v/(m.s-1) | 動能E/J |
牛 | 約600 | 約0.5 | 約75 |
中學生 | 約50 | 約6 | 約900 |
練習:☆上表中給出了一頭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學生百米賽跑時的一些數據:分析數據,可以看出對物體動能大小影響較大的是速度。你判斷的依據:人的質量約為牛的1/12,而速度約為牛的12倍,此時動能為牛的12倍,說明速度對動能影響大。
4.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理解:①有動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②有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③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
(二)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知識結構: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3.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減小,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大,則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
②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增大,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減小,則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4.動能與勢能轉化問題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決定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看動能和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如何變化。
⑵還要注意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彈力外沒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沒有其他形式能量補充或沒有能量損失),則動能勢能轉化過程中機械能不變。
⑶題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動”則“光滑”表示沒有能量損失──機械能守恒;“斜面上勻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損失──機械能不守恒。
(三)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1.知識結構:
2.水電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處的水落下時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水的一部分動能轉移到水輪機,利用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練習:☆水電站修筑攔河大壩的目的是什么?大壩為什么要設計成上窄下寬?
答:水電站修筑攔河大壩是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勢能,水下落時能轉化為更多的動能,通過發電機就能轉化為更多的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人教版第十五章 功和機械能 復習提綱
一、功
1.力學里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鞏固:☆某同學踢足球,球離腳后飛出10m遠,足球飛出10m的過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慣性飛出)。
3.力學里規定: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
4.功的單位:焦耳,1J=1N·m。把一個雞蛋舉高1m,做的功大約是0.5J。
5.應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對應。③功的單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二、功的原理
1.內容: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說明:(請注意理想情況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論,對于任何機械都適用。
②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
③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離、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
④我們做題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械: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對重物所做的功(Gh)。
3.應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從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長;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與物體間的摩擦為f,則:FL=fL+Gh;這樣F做功就大于直接對物體做功Gh。
三、機械效率
1.有用功: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斜面:W有用=Gh
2.額外功:定義: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額=fL
3.總功: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FS= W有用/η 斜面:W總= fL+Gh=FL
4.機械效率:①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 面: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③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通常用百分數表示。某滑輪機械效率為60%表示有用功占總功的60%。
④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5.機械效率的測量:
①原理:
②應測物理量:鉤碼重力G、鉤碼提升的高度h、拉力F、繩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
③器材:除鉤碼、鐵架臺、滑輪、細線外還需刻度尺、彈簧測力計。
④步驟:必須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目的:保證測力計示數大小不變。
⑤結論: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動滑輪越重,個數越多則額外功相對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對就多。
C、摩擦,若各種摩擦越大做的額外功就多。
繞線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響滑輪機械效率。
四、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4.單位:主單位W;常用單位kW mW 馬力。
換算:1kW=103W?1mW=106 W?1馬力=735W。
某小轎車功率66kW,它表示:小轎車1s內做功66000J。
5.機械效率和功率的區別:
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總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機械能
(一)動能和勢能
1.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做功”。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知識結構:
3.探究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①猜想: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和速度有關。
實驗研究:研究對象:小鋼球 方法:控制變量。
·如何判斷動能大小:看小鋼球能推動木塊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變:使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則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變鋼球速度:使鋼球從不同高度滾下。
③分析歸納:保持鋼球質量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保持鋼球速度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④得出結論:物體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量越大動能也越大。
物體 | 質量m/kg | 速度v/(m.s-1) | 動能E/J |
牛 | 約600 | 約0.5 | 約75 |
中學生 | 約50 | 約6 | 約900 |
練習:☆上表中給出了一頭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學生百米賽跑時的一些數據:分析數據,可以看出對物體動能大小影響較大的是速度。你判斷的依據:人的質量約為牛的1/12,而速度約為牛的12倍,此時動能為牛的12倍,說明速度對動能影響大。
4.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理解:①有動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②有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③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
(二)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知識結構: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3.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減小,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大,則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
②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增大,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減小,則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4.動能與勢能轉化問題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決定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看動能和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如何變化。
⑵還要注意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彈力外沒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沒有其他形式能量補充或沒有能量損失),則動能勢能轉化過程中機械能不變。
⑶題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動”則“光滑”表示沒有能量損失──機械能守恒;“斜面上勻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損失──機械能不守恒。
(三)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1.知識結構:
2.水電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處的水落下時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水的一部分動能轉移到水輪機,利用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練習:☆水電站修筑攔河大壩的目的是什么?大壩為什么要設計成上窄下寬?
答:水電站修筑攔河大壩是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勢能,水下落時能轉化為更多的動能,通過發電機就能轉化為更多的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