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通過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可以判斷阻力對運動的影響,這利用了轉換法;
(2)事實就是客觀存在的,而科學推論則一般是指在實驗和事實的基礎上推理出來的,往往以假設為前提,或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現象,據此來對各步驟進行分析可做出判斷;
(3)分析圖示情景,結合慣性和物體的受力情況可做出解答.
解答 解:(1)實驗中通過觀察小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阻力對運動的影響,此方法叫做轉換法;
(2)伽利略的觀點是在實驗事實的基礎上,經過推理概括得出結論,第一步是實驗事實,即②;小球滾到右側斜面的高度與小球自由放手的位置接近,摩擦越小越接近,得出推理,如果無摩擦,小球上升的高度與自由放手位置相同,即第二步是③;繼續推理,在無摩擦的情況下如果改變右側斜面的傾斜程度,減小傾解,仍能使小球上升的高度與自由放手的位置相同,即第三步是①;繼續大膽推理,在無摩擦的情況下,右側斜面繼續減小傾角為0,即水平,則小球永遠運動,即第四步是④.故排列順序為:②③①④.
(3)不計空氣對炸彈的阻力,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炸彈具有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炸彈與飛機的速度相等,它們相對靜止,由圖示可知,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系為乙圖.
故答案為:(1)小車運動的距離;(2)②③①④;(3)乙.
點評 伽利略理想實驗將可靠的事實和理論思維結合起來,以實驗事實為基礎,開辟了嶄新的研究物理的方法道路.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爸爸的臉上沒有反射光 | B. |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 ||
C. | 調羹上的光發生了反射 | D. | 一只眼睛無法看清物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次數 | 1 | 2 | 3 | 4 | 5 |
電阻R/Ω | 5 | 10 | 15 | 20 | 30 |
電流I/A | 0.6 | 0.3 | 0.2 | 0.15 | 0.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把吸盤式掛衣鉤緊貼到墻上后可掛衣服 | |
B. | 呼吸時將空氣吸入肺 | |
C. | 用力壓打氣筒的活塞,把氣充進輪胎中 | |
D. | 用吸管喝飲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試驗次數 | 1 | 2 | 3 | 4 | 5 |
速度/(km.h-1) | 40 | 60 | 80 | 100 | 120 |
制動距離/m | 8 | 18 | 32 | 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