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緩解某些地方的旱情,有關部門實施了人工降雨,執行任務的飛機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干冰進入云層很快 為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使溫度急劇下降高空的水蒸氣就 成為小冰粒,這些冰粒遇到暖氣流熔化為雨滴.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省初三調研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小明同學設計了一種可調節亮度的電路,當開關S撥向觸點1時,燈泡正常發光,已知燈泡L的規格為“220V 100W”,電源電壓為220V.當開關S分別撥向觸點1、2、3時,燈泡亮度隨之發生變化,問:
(1)當開關S撥向觸點2時,燈泡實際消耗的功率為81W,則燈泡中的實際電流是多少?電阻R1的阻值是多少?
(2)當開關S撥向觸點3時,發現燈泡變得更暗,則電阻R2和R1的阻值哪個大?為什么?
(3)指出該同學設計的調光電路還存在什么缺陷?畫出改進后的調光電路圖.
(應有解題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撫順市初二段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右側光屏上出現了清晰的像.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f,由此可以判斷左側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u所在的范圍是( )
A.u<f B.f<u<2f C.u=2f D.u>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寒冬早晨窗戶上出現的冰花結在室外玻璃上
B.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C.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
D.0℃的冰比0℃的水更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醫生正在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聽診器運用了聲音 (填“具有能量”或“傳遞信息”)的道理;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生的耳朵,這樣可以提高聲音的 (填“音調”或“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小明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如圖所示,如果入射角為40°,則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的大小是 °;
(2)圖中的光屏是一個可折轉的硬紙板,此光屏在實驗中的作用是:①顯示光的傳播路徑;② ;
(3)如圖,讓一束光貼著光屏左側的A紙板沿EO方向射到O點,在右側B紙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線OF.實驗時從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這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生了 (選填“鏡面”或“漫”)反射.若將B紙板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則在B紙板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現象說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
(4)小明在實驗時,選擇入射角分別為15°、30°、45°的三條光線進行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的數據(見右表格).經檢查,三次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的規律卻與反射定律相違背.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是應該 ;
(5)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 .
實驗次數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15° | 75° |
2 | 30° | 60° |
3 | 45° | 4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距透鏡20cm時,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則該透鏡的焦距是 cm.減小蠟燭與透鏡的距離,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 (填“靠近”或“遠離”) 透鏡的方向移動,應用這一成像特點可制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為海波熔化時的溫度﹣時間圖象,從圖象中獲得的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
A.海波的沸點是48℃
B.海波在BC段仍吸熱
C.海波在CD段是氣態
D.6min時海波已全部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第六教研片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變,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1)小華實驗中發現,隨著蠟燭的燃燒,光屏上依然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卻偏高,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則應向 調節凸透鏡.
(2)小華調整后,如上圖,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若固定凸透鏡的位置不動,將蠟燭向左移動少許,則應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像的大小比剛才的要 些.
(3)透鏡位置不變,小明將蠟燭移到標尺45cm處,此時應站在透鏡 (選填“左”或“右”)一側觀察蠟燭的像,當觀察到像時 (選填“有”或“沒有)光進入人眼.
(4)小明又將蠟燭放在10cm刻度線處,調整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拿來一只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且靠近凸透鏡.結果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他只將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了適當距離時,又觀察到清晰的像,由此分析,還可以只將蠟燭向 (遠離/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也能觀察到清晰的像,顯然這是 (近視/遠視)眼鏡.
(5)為了粗測凸透鏡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節課后(9:30左右),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節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一個最小的亮點,小明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焦點的位置.旁邊的同學卻告訴他,這個亮點不是凸透鏡的焦點位置,其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