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完成下列作圖:
(1)如圖甲所示,AB、CD是平面鏡前某發光點S發出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光路圖,確定發光點S的位置和它經平面鏡所成的像S′.
(2)如圖乙所示,小球受到繩子拉力F=5N,請作出該拉力的示意圖.
【答案】見解析
【解析】
試題分析:(1)本題有兩種作法:
第一種作法:根據反射光線反向延長過像點,作出發光點的像點S′,再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出發光點S的位置,補出入射光線.
第二種作法: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兩條反射光線的入射光線,交點即為發光點的位置.
(2)畫力的示意圖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再按照畫圖的要求畫出這個力.
解:(1)第一種作法:先將兩條反射光線AB、CD反向延長交于一點S′,即為發光點S經平面鏡所成的像,再過平面鏡作出S′的對稱點S,即為發光點的位置,并連接SA、SC畫出入射光線,如圖所示:
第二種作法:先過A點垂直鏡面作出法線,在法線下側指向入射點畫出入射光線,注意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同理畫出反射光線CD的入射光線,兩條入射光線的交點S即為發光點的位置,再過平面鏡作出S的對稱點 S′,即為平面鏡中像的位置,如圖所示:
(2)小球受到繩的拉力的作用點在繩子與小球的接觸點上,方向沿繩子向上,過拉力的作用點畫一條有向線段,用F表示,大小為5N,如圖所示: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
B.物體的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
C.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可能不變
D.物體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物質的密度為5g/cm3,乙物質密度為2g/cm3,各取一定質量混合后密度為3g/cm3.假設混合前后總體積保持不變,則所取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之比是( )
A.5:2 B.2:5 C.5:4 D.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剛和小軍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中的數據如下表:
(1)小剛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該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除了保護電路外,其作用主要是 ;
(2)實驗中,所測的數據如表一所示:由表一數據可得:在 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比;
(3)如圖,小軍在探究“通過導體中的電流與電阻之間關系”的實驗中,當我們將電阻由5Ω換成10Ω后,接下來的操作正確的是( )
A.將變阻器滑片P向左移動,保持電壓表示數不變
B.將變阻器滑片P向左移動,保持電流表示數不變
C.將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動,保持電壓表示數不變
D.將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動,保持電流表示數不變
(4)小軍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所測的數據如表二所示:由表二數據可得:在 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 比;
(5)本實驗采用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一定,燈L的電阻不受溫度影響。開關閉合后,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壓表V1的示數變小
B.電壓表V2的示數變小
C.電流表A的示數變小
D.燈L的實際功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民間藝人制作“糖畫”時,先將白糖(填物態變化名稱)成糖漿,用勺舀起糖漿在光滑大理石板上繪制蝴蝶、魚等圖案,等石板上的糖漿(吸收/放出)熱量后就凝固成栩栩如生的“糖畫”,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糖畫”是因為光在“糖畫”表面發生了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內能、熱量等熱學知識,下列說法中不正確是:( )
A.春天里的百花香,是擴散現象
B.摩擦生熱,是靠做功的方法改變物體內能的
C.一個物體的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增加
D.溫度越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