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探究“并聯電路電流規律”的實驗中,電路圖如圖甲所示.
(1)若要測量干路電流,則電流表應串聯在甲圖中的(選填“A”、“B”或“C”)處.
(2)若要測量A處的電流,連好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其原因是 .
(3)糾正(2)中錯誤后,分別測出A、B、C三處的電流值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結論: . 這個實驗在設計方案上還存在的不足之處是:(寫出一條即可).
【答案】
(1)C
(2)正負接線柱接反
(3)并聯電路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數據太少,不具有普遍性
【解析】解:(1)電流表與待測電路串聯,若要測量干路電流,則電流表應串聯在甲圖中的C處.
(2)連好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即反向偏轉,其原因是:電流表正負接線柱接反;
(3)糾正(2)中錯誤后,分別測出A、B、C三處的電流值, ,由此得出結論:并聯電路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為得出普遍性的結論要多次測量,所以,這個實驗在設計方案上還存在的不足之處是:數據太少,不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為:(1) C;(2) 正負接線柱接反;(3) 并聯電路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數據太少,不具有普遍性
(1)電流表應與待測電路串聯;
(2)電流要從電流表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3)分析表中數據得出結論,多次測量歸納出的結論具有普遍性.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很多公共場所都張貼著“禁止吸煙”的標志,這是因為公共場所吸煙會造成很多人被動吸煙,造成“被動吸煙”的主要原因是
A. 常見的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B. 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C.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D. 分子之間存在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所述符合安全用電要求的是
A. 將洗衣機的外殼接地 B. 增加大功率的用電器時,只把保險絲換成粗的
C. 更換燈泡時先切斷電源 D. 不用濕手插拔電源插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該實驗中所探究物體的動能是指(選填“小車”或“木塊”)的動能.
(2)該實驗物體動能的大小是通過來反映的.
(3)實驗表明,同一小車從斜面高處滑下,高度越大,木塊被撞得越遠,可得結論:當相同時,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4)實驗過程中,若發現木塊被撞滑出木板.請提出改進的措施: . (寫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中:
(1)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入、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
(2)實驗所采取的方法是:選擇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認為在相同時間內水和煤油相同,通過比較 , 可以完成實驗探究.
(3)根據實驗測得的數據分別描繪出了水和煤油兩種液體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的吸熱能力較強.
(4)由(3)題中圖像可知,當水和煤油的溫度均從10℃升高到30℃,吸收的熱量之比Q水吸:Q煤油吸=;則水和煤油比熱容之比C水:C煤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我國自行研制的動車組.它的運行給人們帶來許多便捷.
(1)動車組采用了“再生制動”技術.在車速從200km/h減到90k m/h的過程中不采用機械剎車.而是關閉電源,由于動車組具有仍將繼續行駛,帶動電機逆轉發電,把動車組的能轉化為電能輸出電網.
(2)動車組高速經過時.人必須站在1m安全線外,否則可能會被“吸入”鐵道,這是由于車與人之間的空氣流速增大,壓強(增大/減小)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華同學用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金屬塊、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進行探究.探究過程如圖所示.
(1)由圖中的實驗過程可知,金屬塊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N.
(2)通過分析圖中兩項,說明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定值電阻R0=10Ω,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阻值Rab=20Ω.
(1)開關S撥到觸點1時,電壓表的示數為多大?
(2)開關S撥到觸點2時,在變阻器滑片P移動過程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的最小值分別是多大?
(3)定值電阻R0消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