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兩物體,運動路程之比是3:5,所用時間之比是3:2,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
A.2:5 B.9:10 C.10:9 D.5:2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第六十六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質量檢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甲、乙兩個物體,甲所用時間是乙的6/5倍,甲行駛的路程是乙的3/5倍,則甲的速度是乙的( )
A.1/2倍 B.18/25倍
C.2倍 D.25/18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溫度、內能、熱量三者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物體內能增加,可能吸收了熱量 B.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熱量
C.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大 D。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叫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銀川---北京西K175/6次列車升級為T275/6次特快旅客列車,升級后列車的運行時刻表如下表。請根據表中數據回答問題:(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站名 | 銀川 | 靈武 | 鹽池 | 定邊 | 靖邊 | … | 北京西 |
到達時間 |
| 21:32 | 22:37 | 22:59 | 00:03 | … | 09:41 |
發車時間 | 21:00 | 21:34 | 22:39 | 23:05 | 00:06 | … |
|
停留 |
| 2分 | 2分 | 6分 | 3分 | … |
|
(1)從銀川到北京西站單程運行時間是多少?
(2)從銀川到鹽池,若列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100km/h,計算列車此段行駛的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兩同學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在0~10s內,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的快
B.兩同學在距離出發點100m處相遇
C.在10s~20s內,乙同學靜止不動
D.在0~10s內,乙同學的速度為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納米(nm)”是一種長度單位1nm=10-9m,納米技術是以0.1nm~100nm這樣的尺度為研究對象的前沿科學,目前我國對納米技術研究方面已經躋身世界前列。1.76×109nm最接近下列哪個物體的長度( )
A.一個人的身高 B.物理課本的長度
C.課桌的高度 D.一個籃球場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每空1分)小明學習了燃料的熱值后,自己設計一個實驗來比較煤油和菜籽油的熱值。他實驗的裝置如圖,并每隔1分鐘記錄了杯中水的溫度(見下表)
加熱的時間/min | 0 | 1 | 3 | 5 | 7 | … | 燃料燒完 |
甲杯水溫/℃ | 25 | 27 | 32 | 36 | 40 | … | 50 |
乙杯水溫/℃ | 25 | 26 | 29 | 32 | 34 | … | 42 |
(1)為了便于比較,小明在實驗時應控制兩套裝置中相同的量有 。
(2)通過表中記錄的數據,你認為煤油和菜籽油兩種燃料中,熱值較大的是 。
(3)這個同學實驗前用天平測出了燒杯中水的質量及盤中菜籽油的質量。并由記錄的數據,利用公式Q吸=cm(t-t0)計算出了水吸收的熱量。他想通過這些數據計算出菜籽油的熱值。你認為他的計算結果與真實值相比 。(填 “偏大”“偏小”或“相等”)因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分子熱運動,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液體很難被壓縮, 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B. 用手捏海綿, 海綿的體積變小了, 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C. 有霾天氣大量極細微的塵粒懸浮在空中, 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D.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擴散實驗中, 我們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九年級第一次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明與小青想利用實驗室所提供的器材測量未知電阻R (阻值約為1k
)。實驗室所提供的器材有:電源(電壓約為9V)、滑動變阻器R(100
2A)、電流表(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電壓表(量程為0~3V、分度值為0.1V)各一個,開關S1、S2兩只,導線若干。
⑴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測量,通過改變R的阻值改 變電路中電流,但小青同學覺得他不能準確測出未知電阻R,其主要理由是因為 。
⑵小青又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進行測量。具體方案是:
①將滑動變阻器調到最大值;②閉合S1、S2,測得電流I1;
③斷開S2,再用電壓表測得 兩端的電壓U;④求出未知電阻R,其表達式為:R
= (用已知量和測得量表示)。
⑶小明覺得小青在第③步中沒必要把電壓表接入測電壓,而是直接再次測得電流I2,求得未知電阻R=(
-1)R即可,你覺得小明與小青的方案中,是 方案更科學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