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放眼看世界的人.據說在一個炎熱的夏天,洋人請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霧氣騰騰,以為很燙,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林則徐回請洋人喝湯,由于滾燙的湯上覆蓋了一層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則徐用自己的智慧捍衛了中國人的尊嚴.林則徐看到的“霧氣”是_________(選填物態變化)現象;因為油膜的隔絕,阻礙了湯的_________(選填物態變化),這種物態變化需要________(選填“吸”或“放”)熱.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2.4“升華和凝華”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常見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 冬天冰凍的衣服在室外也會變干,這是因為冰升華為水蒸氣
B. 壺中的水燒開后,壺嘴冒出的“白氣”為水蒸氣
C. 夏天看到冰棒冒出的“白氣”,是冰棒熔化后蒸發的水蒸氣
D. 深秋的早晨草葉上會出現白霜,是水蒸氣遇冷凝固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1.1“聲音是什么”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打雷時,雷聲和閃電是在同時同地產生的,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表明:________.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1.1“聲音是什么”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小明在動物世界節目中,知道大象可以發出次聲波,通知遠方的同伴,隔天他到動物園卻聽到大象響亮的叫聲.關于大象發出的次聲波與小明在動物園聽見的大象叫聲進行比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前者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 前者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 前者的頻率比后者低 D. 前者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后者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2.2“汽化和液化”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100℃的水蒸氣和100℃的開水比較,其冷熱程度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被100℃的水蒸氣燙傷要比被100℃的開水燙傷嚴重得多,這是因為高溫的水蒸氣遇冷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時要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2.2“汽化和液化”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物態變化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把蔬菜用塑料袋密封包裝,并放在陰涼處,可以減少水分蒸發,保持蔬菜新鮮
B. 夏天,有人中暑后,我們往病人身上涂抹酒精可幫助病人降低體溫,利用了酒精的升華吸熱
C. 北方冬天人們在菜窖里放幾大桶水,可防止菜凍壞,利用的是水的汽化吸熱
D. 舞臺上用風扇吹出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可制造云霧,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4.3“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1)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在距透鏡10cm處,屏上呈現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焦距約是________ cm.
(2)在此實驗中,如果無論怎樣左右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現燭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
(3)若將燭焰移至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 清晰的實像,_____ 就是應用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
(4)在做(3)實驗時小明同學做實驗時不小心將中指擋住鏡頭的一小部分.則光屏上會出現什么現象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A、B、C三個小球,如果A排斥B,A吸引C,C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排斥;則B帶____電,C帶______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