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關于“電與磁”,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磁場的方向總是從N極指向S極
C.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機械能向電能的轉化
D.地球磁場的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勇同學家里某段時間內共有兩件用電器在工作,一盞“220V 40W”的燈(燈泡電阻不變),一臺“DY-IA(R3)”型的空調機。空調機正常工作時的電壓為220V,總功率為880W,內部線圈電阻為3.5Ω。求:
(1)這兩件用電器的連接方式是(選填“串聯”或“并聯”),空調機應(選填“接地”或“不接地”);
(2)正常工作時,兩件用電器的總功率;
(3)如果燈泡的工作電壓是110V,它的實際電功率;
(4)該空調機正常工作1.5h,線圈電阻產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電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閉合開關Sl、S3,斷開開關S3時,燈Ll、L2串聯
B.閉合開關S2,斷開開關Sl、S3時,燈Ll、L2并聯
C.閉合開關Sl、S2,斷開開關S3時,燈Ll亮、L2不亮
D .同時閉合開關S1、S2、S3時,電源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王梅發現她家新買的白熾燈用過一段時間后,在相同電壓下發光時要暗一些,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是因為燈發光時,溫度升高,燈絲發生了 ▲ 現象(填物態變化的名稱),使燈絲變細,導致燈絲電阻變 ▲ ,消耗的實際功率變 ▲ 的緣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洋洋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的活動中,選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鏡。
(1)將凸透鏡安裝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 cm。(1分)。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并調整蠟燭火焰、凸透鏡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 上,為實驗探究做好準備。(1分)
(3)如圖乙所示,將點燃的蠟燭移到標尺10cm處,再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為止。生活中 ▲ 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來工作的。(1分) J
(4)在圖乙所示情況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在凸透鏡左側附近安裝一個焦距適當的 ▲ 。(1分)
A.凸透鏡 B.凹透鏡
(5)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動到標尺35cm處,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 的實像。(1分)
(6)如果用不透明紙板將凸透鏡上半部分遮住,結果 ▲ 。(1分)
A.沒有影響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變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品牌汽車使用一段時間后,日行燈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開始發白,影響反光效果。
(1)初步探究
【猜想】日行燈工作時的高溫使反光碗表面物質熔化后變白。
【查閱資料】反光碗材料為表
面鍍鉻的團狀模塑料,
它的耐熱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熱變形溫度為200~280℃,可長期在130℃下使用。鉻的熔點為l800℃。
【實驗】該燈正常工作時,每20min測一次反光碗發白處附近的溫度,發現溫度逐漸升高,3h后保持在75℃左右。上述實驗中需用到的測量儀器有 ▲ 。
【分析評價】七述獲取的證據能否支持猜想并說明理由: ▲ 。
(2)進一步探究
【觀察】發現燈座的焊接點附近有松香殘跡。
【查閱資料】松香外觀為淡黃色至淡棕色(粉末為白色),有松節油氣味,密度1.06~1.09/cm3,軟化點72~76℃,沸點約300℃,加熱后能揮發,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機溶劑。
【提出假設】反光碗上面部分發白是由于 ▲ 產生的。
【制定方案】發白處用 ▲ 來清洗,使它溶解。
【實驗】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同體溶解,反光碗重新變得光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定,R1= 20Ω.閉合開關S,斷開開關S1,電流表示數是0.3A;若再閉合S1,發現電流表示數變化了0.2A,則電源電壓為 ▲ V,R2的阻值為 ▲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