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們認為人眼之所以能看到東西,是因為眼能發光,當眼發出的光觸及物體時,我們就能看到物體了,在我們常用的詞語中,有很多能反映這一認識.如“眼光”、“目擊”等.
(1)請你再舉出一個類似“眼光”“目擊”的詞語,能說明古代人的這種認識.
(2)這種認識正確嗎?如果不正確,試說明原因,正確的觀點是什么,請用事實證明你的觀點.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有一刻度均勻但所標讀數與實際溫度不相等的溫度計,用它測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讀數為 4 ℃ ;用它測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讀數為96 ℃ ;再用它測某液體的溫度時,它的讀數為27 ℃ ,則此液體的實際溫度應為_________℃ 。當液體的實際溫度為_________℃ 時,用此溫度計測出的讀數恰好與液體的實際溫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北方冬天的清晨,我們經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麗的“冰花”,這是_____(選填“室內”或“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形成的,此過程要_____熱(選填“吸”或“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皮鞋上擦過油后,還要用鞋刷或軟布反復擦幾下,越擦越亮,這是由于( )
A.反復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復擦可使鞋油充填皮革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鏡面反射效果
C.鞋油的顏色好,所以越擦越亮
D.鞋油比皮革亮,所以越擦越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小明通過一反射面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圖中畫出了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但未標出光的傳播方向.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光的傳播方向,并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反射面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年1月15日,日環食上演天際,太陽被“咬”瞬間將被定格長達11分鐘,號稱千年最長日環食.觀測日環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對著太陽,如果沒有專用的太陽濾鏡,可采用如圖的兩種簡便方法:如圖所示,準備一盆黑墨水置于陽光下,在臉盆中能觀察到太陽的像,這是利用了____成像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條七彩光帶,如圖所示,這個現象叫光的 。如果將白色光屏換成紅色光屏,我們將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