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既可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又可以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圖 b 是在探究 A、B 兩種不同液體的吸熱能力時,根據測量的數據繪制的圖象。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若用圖 a 裝置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則前提是兩瓶中液體的質量相等,甲乙電阻絲的電阻值不同,兩瓶中煤油的初溫可以不同
B. 研究電熱與電阻關系時,電熱的多少是通過比較兩瓶中溫度計示數的變化來判 斷的,這種研究方法稱為轉換法
C. 若用圖a裝置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則前提是兩燒瓶中所裝液體的質量相等,甲乙電阻絲的電阻值相同
D. 分析圖乙可知,B液體的吸熱能力比A液體的吸熱能力強
【答案】D
【解析】
A. 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要控制的變量有:兩瓶中同種液體的質量相等,通電時間相同,電流相同,研究甲乙電阻絲的電阻值大小與兩瓶中煤油的溫度變化的關系,因此兩瓶中煤油的初溫可以不同,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B. 研究電熱與電阻關系時,電熱這個物理量不好測量,電熱的多少可以通過比較兩瓶中溫度計示數的變化來判斷的,這種研究方法稱為轉換法,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C. 若用圖a裝置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則前提是兩燒瓶中所裝不同種液體,液體質量相等,甲乙電阻絲的電阻值相同,比較兩瓶中溫度計示數的變化來判斷,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D. 分析圖乙可知,AB兩種液體吸收相同的熱量,B液體升溫快,A液體升溫慢,A液體的吸熱能力強,故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潛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
聲吶能夠向水中發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間,而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Hz--20000Hz,所以人耳可以聽到聲吶發出的一部分聲音。由于聲吶向水中發射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
聲吶發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律是: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
請回答以下問題:
(1)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______kHz到______kHz。
(2)若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出聲信號在10s內收到經B潛艇反射回來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是______m.(設聲波在海水中速度為1500m/s)
(3)在月球上能否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______?為什么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實驗中用到了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木塊、一個砝碼、兩個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
(1)將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 動木塊,使木塊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讀出彈簧測力計所示的水平拉力就可以得到_____之間的滑動摩擦力.
(2)由_____兩次實驗可以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利用A、B兩物體、砝碼、泡沫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
(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_______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這種科學探究方法是______法。
(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在受力面積相同時,_________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圖___和____所示實驗。
(4)小明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所示。他發現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小李和小紅按各自設計的電路圖進行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如圖所示。其中電路圖與實驗數據對應的是
A. 小明和小李B. 小明和小紅C. 小李和小紅D. 都不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用如下圖甲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水的沸騰。從點燃酒精燈加熱開始計時,當液體中有氣泡上升時,每隔 1min 記錄水的溫度如下表所示。
(1)圖甲實驗裝置的組裝順序應為________(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某小組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上圖乙中C、D所示,則圖中_____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3)在圖丙中以時間為橫軸、溫度為縱軸,根據表中數據作出水的沸騰圖象。
(____)
(4)從記錄數據和圖象可知,水的沸點為___℃,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_________(選填“升高” “不變”或“降低”),實驗時的氣壓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 標準大氣壓。
(5)撒去酒精燈后,水仍能繼續沸騰一小段時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滿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
A. 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 甲液體吸熱能力比乙液體弱
C. 加熱相同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小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 升高相同的溫度,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沒有電流表的情況下,利用電壓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R0,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圖中不可實現測量Rx阻值的電路圖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燭焰的像將成在光屏中央的_________(選填“上方”或“下方”)。
(2)調整好光屏的高度后,將蠟燭、凸透鏡分別移到圖乙位置,然后移動光屏,發現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都有一個大小不變的光斑,由此判斷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_cm。
(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移到光具座的15cm刻度處,再移動光屏直到看見清晰的像,這是_________的成像原理。
(4)若保持圖丙中三者的位置不動,用另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替換原來的凸透鏡,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_________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