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下列現象,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錯誤的是( )
A.5ml水與5ml食醋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ml,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B.成熟的菠蘿蜜會散發出濃濃的香味,說明分子在不停作無規則地運動
C.水降溫會結成冰,是因為結冰后水分子停止運動
D.濕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陰暗處干得更快,說明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把重8N、體積為1.0×10﹣3m3的物體投入水中,當物體靜止時,物體的狀態和所受浮力是( )
A.漂浮,F浮=10N B.懸浮,F浮=8N
C.漂浮,F浮=8N D.沉在水底,F浮=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四圖中為了減小壓強的是( )
A.冰鞋上裝有冰刀
B. 飛鏢的箭頭很尖
C.載重車裝有許多車輪
D.壓路機上的碾子質量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裝置圖.
(1)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2)圖乙、圖丙中銅塊和木塊疊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根據圖乙、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示數,可以判斷 (木塊/銅塊)的表面更粗糙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明同學在課外閱讀時發現,資料上給出的常見物質的密度值中,固體與液體中沒有附加條件,而氣體密度表中則有附加的條件:“在0℃、標準大氣壓下”.為此,他提出了下列問題,其中有價值且可供探究的問題是( )
A.為什么氣體密度要有附加條件
B.氣體的密度與溫度、氣壓有怎樣的關系
C.氣體的密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D.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密度都與溫度有關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荊州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某型號壓路機質量為3×104kg,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120kW,g取10N/kg.求:
①該壓路機在瀝青路面輾壓時,壓路機對水平路面的壓強為2×105Pa,壓路機與路面的總接觸面積為多少?
②該壓路機發動機正常工作,壓路機在瀝青路面上以4m/s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500s,發動機所做的功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荊州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①如圖1,用10N的水平力把重2N的木塊壓在豎直墻上,則墻受到的壓力是 N.
②標準大氣壓下(約為1×105 Pa),在水下20m深處,水產生的壓強約為 Pa.(g=10N/Kg)
③重為50N的物體,經過2秒,豎直下落了20米,則這段時間內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W
④一輛轎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轎車上的速度表如圖2所示.在此過程中,若轎車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有用功率)為40kW,則該車行駛中所受阻力為 N
⑤排水量為100噸的貨船在水中航行,現裝有10噸貨物,當它滿載時浮力為 N.(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學習浮力知識以后,利用下圖的實驗器材順利的測出了木塊的重力,請根據圖片所給的信息和有關知識回答問題:
(1)小明使用的器材有 、 和適量的水.
(2)請寫出利用這套裝置測出木塊重力的方法;利用大小兩個燒杯,先 ,然后放入木塊,用 收集溢滿的水,將溢滿的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體積V1這時木塊的重力可以表示為G木= (用測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
(3)用上述方法測出的木塊重力會比真實值 (選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四中九年級下3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物理興趣小組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設計了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中,小桶內裝入適量的沙子,滑塊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輕繩與滑輪的摩擦不計)
(1)為了測量滑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
A.滑塊的質量m1 B.小桶和沙子的總質量m2
(2)根據 可知,滑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1= .(用物理量符號表示)
(3)小桶落地后,滑塊繼續向前運動,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f2,則f1 f2.(填“<”“=”“>”)
(4)由于實驗中難以保證滑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請你重新設計實驗方案,并在答題紙虛線框內畫出實驗方案圖(可以補充必要的實驗器材).
(5)將滑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為原來一半.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他得出這一結論 (填“正確”“不正確”),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