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3 | 4 | |
L1/m | 0.1 | 0.15 | 0.2 | 0.2 |
F1/N | 0.5 | 0.5 | 1.5 | |
L2/m | 0.05 | 0.05 | 0.1 | 0.1 |
F2/N | 1 | 1.5 | 3 | 4 |
分析 (1)杠桿左端低右端高,說明杠桿的重心在支點左側,調節平衡螺母應使杠桿重心右移;
(2)先將數據中的各自的力與力臂相乘,然后分析實驗數據,找出關系式;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出第4次實驗中,動力F1的大小;
(3)根據圖甲中左右兩側掛鉤碼后兩邊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判斷杠桿的哪端下降;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不改變鉤碼總數和懸掛點位置時,掛鉤碼情況;
(4)根據鉤碼個數與每個鉤碼的重力求出測力計拉力,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圖丙彈簧測力計方向向上,容易測量力臂,圖丁方向不與杠桿垂直,不易測量力臂;
(5)杠桿的重心在過支點上,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
解答 解:
(1)實驗前沒掛鉤碼時,杠桿左端下沉,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使杠桿重心右移,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2)①先將數據中的各自的力與力臂相乘,然后分析實驗數據,找出關系式為F1l1=F2l2(或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②第4次實驗中,F1L1=F2L2,因此F1=$\frac{{F}_{2}{L}_{2}}{{L}_{1}}$=$\frac{4N×0.1m}{0.2m}$=2N;
(3)若每個鉤碼重為G,杠桿上每格長L,
由圖甲,左側力與力臂的乘積:5G×4L=20GL,
右側力與力臂的乘積:2G×3L=6GL,
因為:20GL>6GL,所以杠桿左端下降;
如果不改變鉤碼總數和懸掛點位置,若要杠桿平衡,左側取下n個鉤碼掛到右側,
則:(5-n)G×4L=(2+n)G×3L,
解得:n=2,即需將左側2個鉤碼掛到右側即可;
(4)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在圖丙的力與力臂垂直,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圖丁的力不與杠桿垂直,力臂不方便測量,圖丙好;
(5)杠桿在O點還受到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與杠桿自身重力都過杠桿的支點,力臂為零,這兩個力在探究杠桿平衡時不會影響到杠桿的平衡.
故答案為:(1)右;(2)F1L1=F2L2; 2;(3)左;左側的兩個鉤碼掛到右側的兩個鉤碼下面;(4)丙;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杠桿垂直,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5)這個作用在杠桿O點的力的力臂等于零,不影響杠桿的平衡.
點評 此題是探究杠桿平衡實驗,考查了杠桿的調平及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以及過支點的力對杠桿的影響,要注意分析力和對應的力臂.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序號 | 動力F1(N) | 動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2 | 12 | 6 | 4 |
2 | 4 | 16 | 2 | 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序號 | 液體 | 深度/cm | 橡皮膜的方向 | 壓強計液面高度差/cm |
1 | 水 | 3 | 朝上 | 2.8 |
2 | 水 | 3 | 朝下 | 2.8 |
3 | 水 | 3 | 朝側面 | 2.8 |
4 | 水 | 6 | 朝上 | 5.6 |
5 | 水 | 9 | 朝上 | 8.4 |
6 | 鹽水 | 9 | 朝上 | 9.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