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對下列各圖解釋正確的是
A. 甲圖中冰凌的形成過程是凝固,需要吸熱
B. 乙圖中霧淞的形成過程是升華,需要吸熱
C. 丙圖中露珠的形成過程是液化,需要放熱
D. 丁圖中濕衣服變干過程是汽化,需要放熱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華同學將小車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在小車上豎直放置塊木板
(1)突然向右拉動小車時,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板和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運動,小車突然停下時,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小車的上表面光滑,則當向右做勻速運動的小車突然停下來時,觀察到的合理的現象是__________
(4)以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攜帶質量為10kg的行李箱從太原到運城,選擇了尾氣零排放的動車組D2503次列車出行.經查詢,D2503次列車時刻表如表.若該動車組列車全程勻速行駛在平直的軌道上,牽引力恒為2.8×105N,供電電路輸入動車組列車的電功率恒為2×107W.
站次 | 站名 | 到達時間 | 開車時間 | 運行里程 |
1 | 太原南 | ﹣ | 8:25 | 0 |
2 | 運城北 | 10:10 | 10:12 | 360km |
3 | 西安北 | 11:22 | ﹣ | 556km |
請你根據以上信息,解決下列問題:
問題一:若小明的行李箱底部與列車行李架的接觸面積為0.2m2,求此行李箱對水平行李架的壓強.(g取10N/kg)
問題二:求該動車組列車從太原南站到運城北站牽引力所做的功.
問題三:求該動車組列車從太原南站到運城北站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效率.
問題四:若大型客運燃油汽車運行中做的功與該動車組列車從太原南站至運城北站牽引力所做的功相等,求該燃油汽車排放氣態污染物的質量.(大型客運燃油汽車每做1焦耳的功排放氣態污染物5×10﹣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水平桌面上有A、B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放有甲、乙兩個小球,兩球在水中分別處于漂浮和懸浮狀態,兩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同,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球的質量相等
B.兩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C.兩球浸沒在水中的體積相等
D.兩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研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讓同一鋼球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靜止滾下,打到一個木塊上。請回答以下問題:
(1)設計本實驗的目的是研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_____的關系。
(2)本實驗中通過_____來判斷鋼球的動能的大小。
(3)讓同一鋼球從不同的高度滾下是為了鋼球到達水平面時的_____。
(4)利用此裝置還可以研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該實驗需選用_____不同的鋼球,并讓這些鋼球分別從斜面上_____高度由靜止滾下,打到一個木塊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
(1)圖甲實驗裝置的組裝順序應為___________(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安裝好實驗器材后,為縮短實驗時間,小強在燒杯中倒人熱水,熱水中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_____℃
(3)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并繪制了圖丙所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強觀察到: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圖丁中___________圖。(選填“A”或“B”)
(5)小強同學想提高水的沸點,換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燈加熱,這種做法_______(選填“可行”或“不可行”)。
(6)撤去酒精后,水仍能繼續沸騰一小段時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玻璃杯里裝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間,將米壓緊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內加少許水,過一會兒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裝米的玻璃杯提起來。這是因為米吸水后發漲發澀,既增大了米對筷子和米對玻璃杯的 ,又增大了它們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2N,玻璃杯重1N,則當筷子提著米在空中靜止時,米與筷子的摩擦力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小鄒同學用一塊海綿和兩塊規格相同的長方體磚塊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仔細觀察,并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過比較海綿的_____程度來確定。
(2)分析比較圖乙和丙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結論:_____。
(3)分析比較圖___的實驗現象,可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4)進一步綜合分析圖甲、乙、丙和丁的實驗現象,并歸納得出結論:壓力作用效果與_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1)實驗時,要把小車放在_____(選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掛在小車兩端的托盤里加砝碼,觀察小車在什么條件下運動狀態會_____(選填“保持不變”或“發生改變”)。
(2)當兩托盤里砝碼的質量_____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不考慮裝置之間的摩擦)
(3)當小車平衡后,小宇將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_____平衡(選填“能”或“不能”),設計此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_____的兩個力是否能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