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我國古代人對自然現象進行觀察和研究留下了許多史料記載,下列是有關記載和相應物理本質的解釋,其中錯誤的是
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現象
B. “潭清疑水淺”──光的折射現象
C.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圍存在磁場
D. “山頂有泉,煮米不成飯”──山頂氣壓較低,泉水的沸點較高,水不容易沸騰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5.1“透鏡”水平檢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在森林中旅游時,不要隨意丟棄飲料瓶,因為下雨瓶內灌了水,透明圓形飲料瓶裝水后相當于________透鏡,烈日出來后,它會使陽光________(填“發散”或“會聚”),可能引起森林大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9屆九年級物理全冊18.3《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了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在具體實驗操作中,手和眼的分工應該是
A. 手移動變阻器的滑片,眼觀電流表 B. 手移動變阻器的滑片,眼觀電壓表
C. 手移動變阻器的滑片,眼看小燈泡是否發光 D. 手按開關,眼觀電流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模擬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將一瓶飲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時間后,取出放一會兒,表面會變濕,用毛巾擦干后過一會兒又會變濕,這是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該現象需要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模擬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探究樹蔭下光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小華設計了四種開有不同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如圖所示。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情況。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模擬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的青睞。下列對古詩文中涉及的熱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
A.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霧凇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B.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D.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5.4 眼睛和眼同步習題 題型:實驗題
某物理興趣小組進行“模擬近視眼”的實驗探究。如圖甲所示,把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移動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標出光屏的位置;拿開眼鏡,屏上的像變得模糊,向凸透鏡方向移動光屏,像又變得清晰,再標出光屏的位置。
觀察眼球結構圖如圖乙并結合以上實驗,回答下面問題:
(1)眼球中的視網膜相當于實驗中的____;實驗中的凸透鏡相當于眼球中的____。
(2)人眼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在眼睛的視網膜上形成縮小、倒立的____像(選填“實”或“虛”)。
(3)近視眼患者不戴眼鏡時,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的____(選填“前方”或“后方”)。近視眼鏡對光線有____作用(選填“會聚”或“發散”),應是____透鏡。
(4)在圖甲近視眼鏡的位置換上老花眼鏡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光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1章《機械運動》檢測題 題型:簡答題
觀察下圖,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有幾種可能?并說明發生該現象的條件。(圖中方位為左西右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水平檢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上海世博會上,意大利展館展放著一輛新型小轎車,為了讓參觀者能清楚地看到轎車底盤的復雜結構,展覽人員巧妙地把轎車傾斜著支撐在大平面鏡上,如圖所示,這里應用了初中物理 知識。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探索綠色環保、低能耗、低污染的城市發展模式。從我做起,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你應該怎么做?請提一條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