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1所示,調節燭焰、 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條與光具座平行的直線上;
(2)試驗時,蠟燭隨著燃燒而變短,光屏上的像向 (選填“上”或“下”)移動;
(3)點燃的蠟燭分別放在a、b、c、d四個不同位置,如圖2所示,其中蠟燭放在 處所得到的實像最小;放在 處得到的正立的虛像;在 處的成像規律是放大鏡的原理;
(4)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如圖3是我國海監人員正在用一臺可變焦距的相機拍攝釣魚島,如果要讓像更大一些,鏡頭焦距應該調得 (選填“較大”或“較小”).
【答案】(1)凸透鏡;(2)上;(3)a;d;d;(4)較大
【解析】
試題分析:(1)在實驗前要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處,這樣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理解成倒立實像的含義,像與物體上下、左右正好相反;
(3)掌握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成實像時,遵循物近像遠像變大的原則;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4)根據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要讓像更大一些,物距相對減小.
解:(1)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處,即使之在一條與光具座平行的直線上;
(2)由于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所以蠟燭隨著燃燒而變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動;
(3)成實像時,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小,所以蠟燭放在a處成的像最小;
當物距小于焦距時,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放大鏡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所以此時應將蠟燭放在d處;
(4)如果要讓像更大一些,應減小物距,鏡頭焦距變大,則相當于減小了物距,所以鏡頭焦距應該調得較大一些.
故答案為:(1)凸透鏡;(2)上;(3)a;d;d;(4)較大.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轎車從某地往南京方向勻速行駛,當到達A地時,車內的鐘表顯示為10h15min.到達B地時,鐘表顯示為10h45min.求:
(1)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
(2)轎車若仍以該速度繼續勻速行駛,從B地到達南京需要多長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兩種不同規格的刻度尺測量同一支鉛筆的長度,如圖1中鉛筆的長度是 cm,如圖2中鉛筆的長度是 cm.如圖3中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 ℃,體溫計的示數是 ℃;如圖4中機械秒表的示數是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點燃的蠟燭放在揚聲器前,看到燭焰會隨音樂晃動,這說明聲波能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小沈陽”模仿“刀郎”的聲音很逼真,是因為他們的 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同學們利用圖甲所示裝置對200g冰加熱,毎隔相同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 并觀察物質的狀態。圖乙、圖丙是兩個小組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根據圖象可知:
(1)請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乙、丙兩圖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中 圖是正確的。
(2)冰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在熔化時冰要不斷吸收熱量,溫度 ,所以相同質量相同溫度的水的內能 冰的內能(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冰的熔化過程用了 分鐘,在BC階段處于 狀態(選填“固體”、“液體”或“固液共存”)。
(4)由相關信息可知,BC階段物質共吸收了 J的熱量(c水=4.2×103J/ (kg.℃) c冰=2.1×103J/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甲容器內裝有水,乙試管內也裝有水,并通過甲容器密封蓋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試管與密封蓋緊密接觸。現給甲容器加熱,則經過一段時間后( )
A. 甲容器內的水先沸騰
B. 乙試管內的水先沸騰
C. 甲容器、乙試管內的水同時沸騰
D. 甲容器內的水沸騰,乙試管內的水不會沸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