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坐在行駛著的列車中的乘客,我們說他是靜止的,是以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 )
A.路邊的樹木 B.走動的列車員
C.停在車站上的另一輛車 D.火車車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
(1)圖甲中裝置有一處明顯錯誤,請指出來: 。
(2)為了節約能源,適當縮短實驗時間,可采取的措施很多,請你幫小明寫出兩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圖乙中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
(4)水沸騰前后的情景如圖丙則表示水沸騰的是 圖。
(5)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在圖丁坐標系中畫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
時間/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溫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6)通過這次實驗小明知道了水沸騰必須具備一定條件,請你幫他寫出:
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炒菜時如果發生油鍋起火現象,下列做法中最不應該的是 ( )
A.加一些冷油,降低溫度 B.立刻蓋上鍋蓋
C.立即向鍋內倒入冷水來滅火 D.將蔬菜倒入油鍋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圖甲是一個鐵絲圈,中間松松地系著一根棉線;圖乙是浸過肥皂水并附著肥皂液膜的鐵絲圈;圖丙表示用手輕輕地碰一下棉線的任意一側;圖丁表示這側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線被拉向另一側。這一實驗說明了 ( )
A. 常見的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B. 分子之間存在間隙
C. 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
D. 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紅同學在做“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水和煤油加熱,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她得到如下數據:
物質 | 次數 | 質量m/kg | 升高的溫度Δt/℃ | 加熱的時間t/min |
水 | 1 | 0.1 | 10 | 2 |
2 | 0.2 | 10 | 4 |
物質 | 次數 | 質量m/kg | 升高的溫度Δt/℃ | 加熱的時間t/min |
煤油 | 3 | 0.1 | 10 | 1 |
4 | 0.2 | 10 | 2 |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質量 ,吸收的熱量 。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別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不計熱損失),加熱過程中溫度變化如圖6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的比熱容大,是水 B.甲的比熱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熱容大,是水 D.乙的比熱容大,是煤油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右圖所示,是某同學在做“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裝置。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面的問題。
(1)M是一塊__________ (選填“平面鏡”、“較薄平板玻璃”或“較厚平板玻璃”)。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物體與像________________的關系。
(3)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______________的關系。
(4)實驗時,點亮蠟燭A,移動M后面沒有點亮的同樣的蠟燭B,直到從前面不同位置看去,M后面的B好像被點亮似的。觀察比較A、B的大小,可以得到像和物體的大小________。當蠟燭A慢慢靠近M時,觀察到蠟燭像B的大小 (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若在M后面擋一張黑紙,通過M (選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在黑紙上 (選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
(5)若在實驗中,不能使A與B的像完全重合是因為玻璃板沒有與桌面 放置所致,在實驗中還可通過M觀察到后面出現兩個像,這是由于玻璃板 成像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