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M為水平放置的橡膠圓盤,在其外側面均勻地帶有負電荷。在M正上方用絲線懸掛一個閉合鋁環N,鋁環也處于水平面中,且M盤和N環的中心在同一條豎直線上,現讓橡膠盤由靜止開始繞
軸按圖示方向逆時針加速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鋁環N有沿逆時針方向的感應電流
B. 鋁環N有擴大的趨勢
C. 橡膠圓盤M對鋁環N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下
D. 橡膠圓盤M對鋁環N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上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聲音在各種介質中傳播的速度都相同
B. 公路旁安裝隔音墻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 吹奏笛子時,用手指按住不同氣孔,是為了改變發出聲音的音調
D. 學校路段“禁鳴喇叭”,是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東同學在做電學實驗時,準備了如下實驗器材:電源電壓恒定且未知
、電流表、定值電阻
,滑動變阻器
、開關、導線若干,為了證明:“當滑動變阻器與定值電阻串聯兩端的總電壓恒定時,流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越大,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越小”,他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
為完成實驗,需要添加的實驗器材是:
在圖中畫出需要添加的器材;
寫出實驗步驟;
畫出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小東同學在實際的實驗中,進行了充分的實驗數據收集,并畫出了滑動變阻器
兩端的電壓U隨流過滑動變阻器
的電流I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依據該圖象可知,小東同學所用電源的電壓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輕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傾角為 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質量為2m的小物塊A相連,質量為m的小物塊B緊靠A靜止在斜面上,如圖所示,此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0。從t=0時開始,對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B始終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物塊A、B分離。彈簧的形變始終在彈性限度內,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若
、m、x0、a均已知,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根據已知條件,可求出從開始到物塊A、B分離所用的時間
B. 根據已知條件,可求出物塊A、B分離時的速度大小
C. 物塊A、B分離時,彈簧的彈力恰好為零
D. 物塊A、B分離后,物塊A開始減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兩相同輕質硬桿OO1、OO2可繞其兩端垂直紙面的水平軸O、O1、O2轉動,在O點懸掛一重物M,將兩個相同木塊m緊壓在豎直擋板上,此時整個系統保持靜止.Ff表示木塊與擋板間摩擦力的大小,FN表示木塊與擋板間正壓力的大小.若擋板間的距離稍許增大后,系統仍靜止且O1、O2始終等高,則( )
A. FN變小
B. FN變大
C. Ff不變
D. Ff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凡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
(1)他的操作如圖甲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____;
(2)分析圖乙所示圖像,可知水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____;
(3)水沸騰時,燒杯上方出現了大量的“白氣”,“白氣”形成的物態變化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做 “探究充滿水的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律”的實驗中:
(1)此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器材有刻度尺和____;
(2)實驗中,小明設計的方案是:選取氣泡運動一段路程后的O點作為計時起點,在玻璃管上以O點為起點每隔20cm做一標記(如圖甲),用秒表測出氣泡通過每個區間所用的時間.下表是他們測得的實驗數據,請根據這些數據在圖乙中畫出氣泡運動的s-t圖像.
(____________)
由實驗可知,氣泡做____運動,你判斷的依據是:___.
區間s’/cm | 0-20 | 20-40 | 40-60 | 60-80 |
通過各區間的時間t/s | 10 | 10 | 10 | 10 |
(3)小華的實驗方案如下:將米尺有刻度的一邊緊貼玻璃管放置,拍攝氣泡運動的視頻,在視頻中每隔10s截取氣泡的位置圖片,合成了丙圖所示的圖片(與頻閃照片原理相同).由圖片可知,氣泡從A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為____cm/s.
(4)對于小明和小華的實驗方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
A.小明方案中,每個區間的距離必須相等
B.小明方案中,若從O點起每隔10cm做一標記,則得出的運動規律更接近氣泡實際運動情況
C.與小華方案相比,小明的方案中時間測量的誤差比較大
D.與小明方案相比,小華的方案能反映氣泡全程的運動的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常用溫度計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我國地域遼闊,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溫度差別很大.如圖(A)、 (B)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時刻在三亞和北京觀測到的溫度計的示意圖.由圖可知,北京此時的溫度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小明和小麗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棋子A及B、刻度尺(分度值1mm)、橡皮泥、白紙等器材進行實驗,如下圖所示.
(1)選擇相同兩個棋子A、B,其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_______________.
(3)為了檢驗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小明在B棋子處放置一光屏,發現光屏上無像,則平面鏡所成的像為_______(實/虛)像.
(4)小明在實驗時,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組數據,就得出實驗結論之一:“像距與物距相等”.你認為這種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麗將實驗數據填入下表,小明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的結論: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不一定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小麗的結論對嗎?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物距u(cm) | 10.00 | 15.20 | 20.00 |
像距v(cm) | 10.03 | 15.23 | 20.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